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錨定陜煤集團“八個聚焦”工作要求,以彬長公司“十大提質提效行動”為統領,下大力氣從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做文章,狠抓產品質量和資源回收率,精打細算降成本,千方百計增效益。

3月份,該礦塊煤重介淺槽分選車間建成投運,創新應用重介淺槽分選工藝和裝備,矸石帶煤量由3%下降到了平均1.2%以下,3-4月份系統試運行以來,多回收原煤3079噸,增加經濟效益約218萬元。
該礦選煤廠原機械動篩排矸系統為2006年建礦初期建設安裝,目前設備老化、處理能力低、附屬系統復雜、維護時間長,且排矸分選精度低、分選效果差、選煤加工成本和難度大,嚴重制約了礦井生產效率。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瓶頸問題,該礦經多方考察和調查研究論證,新建塊煤重介淺槽分選車間,替代現有動篩機械排矸系統。
據該礦重介淺槽分選車間主任王飛介紹,重介淺槽分選是利用浮降原理,在煤液混合中加入一定的介質,使煤浮在液體的表面,而雜質沉積下來,浮在液面的煤通過堰面被卸出,沉積的雜質則通過刮板傳送帶被帶走。這項技術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對提高產品質量、產量效果明顯。

“傳統選煤工藝,采用動篩排矸,矸石帶煤量最高達3%。矸石帶煤損失效益巨大。采用重介淺槽分選技術后,每年可減少原煤損失2萬余噸,每噸煤按市場售價730元計算,一年可節約1400萬元。”該礦機電管理部副經理趙建輝算了一筆賬。
據介紹,淺槽分選技術既可以使后續主洗環節的生產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又能增加入洗能力,分選出的原煤含矸量少,矸石不再進入主洗環節,降低了主洗環節的生產加工費用。今年一季度大佛寺礦含矸率26.95%,較上年同期28.81%下降1.86%,入洗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2%,影響洗煤廠費用減少281.63萬元。
該礦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建輝表示,大佛寺礦將牢固樹立“過好緊日子才有好日子”的思想,深入扎實開展全流程、各環節的增值挖潛,根據原煤煤質及時調整推采、配采方案,按照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質量、強品牌,用實績回應使命,用擔當再鑄輝煌,不斷續寫企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田文龍)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