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生產服務中心緊扣“四種經營理念”,通過“技術革新+精益管理”雙管齊下,深挖降本增效潛能,多點發力,找準降本“小切口”,打出增效“組合拳”,讓職工用過“緊日子”的思維創造“好日子”。

技術賦能,設備升級激活效能。中心投入專項資金對老舊設備進行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引進自動化焊接設備,持續改善激光熔覆技術工藝,使缸筒熔銅一次成品率提升至94.6%,在鏈輪體維修方面,技術人員通過持續開展機器人三維自動焊接方式探索,優化建模程序,從而實現鏈輪體鏈窩的快速修復,維修周期縮短50%。“現在焊接一對鏈輪體較去年可節約焊絲80KG,節省材料費用約8800元。”該項目負責人彌宏剛說道。此外,中心還對錨固劑生產線設備和工藝進行進一步升級改造,節省約55萬元的配件費用。

變廢為寶,修舊利廢挖潛創效。中心堅持“能用不領新、能修不舍棄”原則,修訂下發《廢舊物資利用回收管理辦法》,強化各車間月度生產成本考核,充分發揮廢舊物資使用功能,著力提高復用率,進一步促進降本增效工作。針對報廢減速機,通過軸補焊再加工、箱體補焊等工藝,使得“退役”設備煥發新生,單臺維修成本節約超2萬元;支護產品加工方面,車間技術人員利用閑置的儲存罐及隔膜泵,對智能樹脂攪拌供應系統升級改造,實現不停機連續作業,提升生產效率約73%,增加利潤收入172萬元。
精益管理,全員聚力提質增效。為提高物資的利用率,消化積壓庫存,中心定期盤點各庫房存貨,更新備貨清單目錄,進一步優化物資調配度,實現降本增效。在生產現場,全面推行標準化作業流程和“6S”管理,通過獎懲結合,有效提升工時利用率。大力推動全員創新創效工作,以“五小”創新、“三小一練”等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為載體,圍繞“降本、提質、增效”目標,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設立“金點子”獎勵機制,鼓勵職工提出廢舊物資再利用方案,通過科技創新獎勵等激勵機制,有效激發職工技術創新積極性和創造力。(滿棟)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