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積極通過頂層設計牽引、生產流程再造、資源集約管理等組合拳,全力構建起全員參與、全鏈條發力的降本增效體系,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頂層設計賦能,構建全員創效生態。“各級人員要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所有環節都是提質點、每個崗位都是效益源’理念,扎實推進降本增效。”該礦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福軍在專題會議上多次強調。該礦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降本增效工作,將其作為礦井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制定了“成本管控實施方案”“降本增效實施方案”“成本管控專項提升活動方案”等多項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獎勵激勵政策,鼓勵各部門、區隊及廣大職工積極開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征集等創新創效活動,并定期對能夠節約成本或創造額外價值的“金點子”進行評選獎勵,極大地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全礦上下形成了全員參與降本、聚力挖潛增效的濃厚氛圍。

技術革新破局,激活生產效能引擎。該礦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實施“生產流程再造工程”,積極組織各專業部門深入研究分析現有生產工藝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改進空間,全面推動效能提升。生產技術部優化4034上04工作面設計,布置350米超長工作面,實現掘進率降低2.5米/萬噸,可節省巷道掘進費用972萬元,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有效緩解礦井接續壓力;優化41204回順鄰空巷道支護參數,將原煤柱側幫部注漿加固圍巖變更為高預緊力鋼絞線錨索支護,可節約材料費用697.50萬元。機電管理部通過加強塊煤分選系統應用,持續降低礦井矸石帶煤率,全年可多回收塊精煤1.6萬噸,創效800余萬元;聚焦電量、電價“雙降”目標,持續深化“避峰填谷”用電管理,科學調整井下采掘系統、主運輸皮帶機、洗煤廠、跨河棧橋等設備開停時間,合理規劃排水系統運行時段,全年可節約電費168萬元。通風管理部深入開展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埋管抽采技術研究,采用Φ600mm負壓可縮風筒代替450PE管,既能保證上隅角抽采效果,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全年可節約材料費1360萬元;進一步優化4034上13綜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設計,將運回順巷道采前預抽鉆孔設計調整為切眼200m范圍內施工,回順減少施工采前預抽鉆孔675個,減少施工費用285萬元。

精細管理增效,深挖資源集約價值。該礦聚焦“零浪費、全周期、智能化”管理目標,構建“計劃—采購—盤活”全鏈條管控體系,降低物資采購成本,確保資源高效利用。堅持每月召開物資計劃會,根據代管物資、庫存物資、回收庫物資、露天庫及東廣場物資最新臺賬,對月度物資計劃進行篩查,凡在庫存目錄內的物資,優先使用庫存物資,做到有舊不領新。嚴格執行物資采購審批制度,確保每一項物資采購經過科學合理的評估,避免低效、無效采購及因過量采購而造成的資金占用。扎實開展廢舊物資盤活,定期對工業廣場、井下堆放的各類皮帶、電纜、管路等物資進行全面梳理,分類別建立臺賬,并積極通過智能化手段對物資進行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促進修舊利廢,從源頭杜絕浪費現象。
聚全員之力節能,匯眾智之策降耗。大佛寺礦將錨定“強化經營管理做示范”目標,以“四種經營理念”為行動綱領,以更高站位謀劃戰略布局,以更嚴標準夯實管理根基,以更實舉措釋放創效活力,推動礦井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溫國平)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