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電力公司8.13兆瓦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累計發電量719.1萬度,“綠電”輸送至胡家河礦、生產服務中心消納使用,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也是彬長集團“以煤為基、路電協同、綠色低碳、智領未來”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

電力公司8.13兆瓦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分兩期建成,一期2.36兆瓦光伏發電電能輸送至生產服務中心,余電輸送至電網結算;二期5.77兆瓦光伏發電電能全部輸送至胡家河礦。光伏發電可降低電費0.2元/度,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每年節約標準煤約2444噸,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6714.45噸。
數據的背后,是電力公司在“雙碳”目標指引下,突出抓好礦區電網安全和電力穩定供應,依托光伏產業提升綠電保供能力,探索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綠色低碳、多元專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精雕細琢強運維,電能賬本算得精
8.13兆瓦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架設在車間廠房,涉及點多面廣、高空巡查等問題,電力公司在開展人工巡檢工作的同時,利用無人機和智能監控開展巡檢工作,智能監控可將實時影像傳送至調度中心監控,如同為設備巡查裝上“千里眼”,做到了精準定位風險點,運維人員可及時發現光伏設備運行問題,迅速到達現場進行整改。同時,先進手段有效減少運維人員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應對揚沙、強降雨等異常天氣對設備運行帶來的考驗,該公司提前制定光伏精細檢修方案,每周對升壓匯集站、電氣倉、逆變器、光伏板、集控站、無功補償設備等重要區域和關鍵設備開展專項巡查,積極構建運維保障體系,為光伏發電應對迎峰度夏等用電高峰時段打好基礎。
精打細算控成本,降本增效看得見
在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落地見效的浪潮中,電力公司將“過緊日子”思維融入生產各個環節,在光伏發電“降本增效、挖潛創效”上做文章,優化運維流程、強化設備管理,讓光伏發電應發盡發,讓“綠電”為安全生產注入強勁動力。

為提高光伏發電量和利用率,該公司優先保障用電單位生產期間“綠電”供應,深入了解用電單位的實際生產特點和用電需求。11:20—14:00為廠區停產時段,并網點常因防逆流導致開關柜不同程度跳閘,且光伏發電棄光情況嚴重,設備運行效益極低。該公司積極與相關部門和國網公司進行溝通,開展光伏發電入網審批,將“自發自用,余電不上網”運行方式改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
完成光伏發電入網審批后,2.36兆瓦光伏項目拆除了防逆流裝置,白天可以自由發電、滿發穩發,有效杜絕了棄光情況,廠區停產時間段的電能送至電網進行結算,年上網電量約20萬度,上網電能收入7萬元,每年可獲得200張綠證。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電力公司在保障礦區安全供電的基礎上,加快綠色能源產業布局,走出了一條“向綠而行、向新而生”的低碳轉型“新路子”,助力企業發展提升“含綠量”,推動降本增效、挖潛創效工作落地見效。(白楊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