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把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拓展創新舞臺、激活發展動能作為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搭建平臺,以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打造學習型人才隊伍,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添足后勁。
培訓計劃目標是“能戰斗”
基于礦井安全發展對人才成長的迫切需求,該礦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四并重原則,精心設計培訓計劃。從安全管理、特種崗位、崗位技術、職業資格等7個方面,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崗位打造需求化培訓,讓培訓工作能夠全員、全程、全覆蓋,確保職工持證上崗率達到100%。并通過機構單列培訓、公司培訓中心集訓、崗位技能專訓、班組自主培訓等多元化培訓模式,實現職工從新人到成長的全職業生命周期人才管理模式。
截至10月底,該礦開展工程技術人員培訓12期,特種作業人員培訓45期,一般從業人員培訓39期,新工培訓6期,共計培訓2000余人次。

“實戰練兵”重技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圍繞“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該礦堅持崗位練兵、技能培訓、技能比武、技能鑒定、人才培養“五位一體”,打造職工實操培訓中心,不斷拓寬培訓思路,創新培訓形式,突出“實戰”練兵,注重技能提升。依托“每月一主題,每月一競賽”活動,通過井下現場“微課堂”,讓實操演練和解決實際生產難題成為提高職工本領的“練兵場”和“試金石”,切實提高職工業務技能水平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在礦業公司用心栽培下,今年,該礦11名職工通過陜煤集團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創歷史新高!

“有的放矢”提質效
根據業務需求,該礦實施計劃管理,按照特種作業、非煤特種作業、其他從業分類培訓,以“系統性、靈活性、可持續性”為原則,量身定制年度培訓計劃、月度培訓計劃,因人、因崗、因材施教,常態化開展日常自主充電“小課堂”。
各部門(區隊)邀請勞模工匠、技術“大拿”、業務骨干、廠家技術人員到礦,為職工開展定向培訓,并根據需求訂制私人“菜單”,“點對點”指導、“面對面”培訓。推出VR培訓室、線上“微課堂”,打破空間、時間上的局限性,讓學習培訓更靈活,實現了隨時隨地都能學。建立完善“師帶徒”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為新入職職工匹配經驗豐富的老工人當師傅,現場帶教,把“問題”當“教材”,把難題當課題,實現操作技能的共享。
此外,各班組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多種學習形式,舉辦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如知識問答、“沉浸式”課堂、班組競賽、知識盲盒等形式,極大程度激發廣大職工的學習積極性。
人才興,則企業興;人才強,則企業強。該礦多措并舉開展人才培養,提升職工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礦井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鑄就了礦井持續創新、穩健前行的堅實基石。(王盼婷)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