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專欄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企運。今年以來,彬長礦業面對地質災害耦合疊加的嚴峻挑戰,堅守“造福職工”使命,緊扣“強安全、精治災、優接續、提質量、增效能、促發展”工作主線,筑牢安全防線的同時落地精準民生舉措,踐行“讓職工過上好日子”的承諾,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安全與民生并舉、發展和幸福同步的優異答卷。
科技護航安全 井下變身“溫馨港灣”
彬長礦業錨定安全“零目標”,持續深化“123466”安全長效機制,以科技創新破解災害治理難題、改善作業環境,讓井下從“艱辛堅守”變為“安全舒適”的工作陣地。
長期以來,井下高溫高濕的“桑拿房”作業環境,讓一線干部職工備受困擾,孟村礦投運首套智能化集中制冷系統,創新利用水力驅動乏風散熱技術,通過乏風與冷卻水的熱交換,有效將熱量散發到外界,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從根源上破解了熱害難題。“自從‘格力大空調’投用后,作業現場溫度和濕度都降下來了,現在大家個個都說舒服!”談及新制冷系統的投運效果,該礦綜采隊隊長劉文濤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智能化讓安全監管更精準。胡家河礦打造“機語平臺”,完成80余項自動化監測數據報警閾值標定,實現設備故障“早發現、早定位、早處置”;融合5G、大數據推動“機械化減人、智能化減崗”,其低濃度瓦斯蓄熱氧化利用項目土建完工,發電及余熱利用設備預計10月底安裝完成。
數智減負提質 生活邁向“樂有所享”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從“食能果腹”到“食有美味”,彬長礦業聚焦職工衣食住行的“關鍵小事”,以數智化轉型為抓手,既減工作之負,又增生活之樂,讓職工的幸福生活“看得見、摸得著”。
數智化轉型告別“體力硬扛”。文家坡礦累計投資1.2億元推進智能化改造,井下作業人數、勞動強度顯著降低,一線職工說:“以前靠力氣,現在靠技術,智能設備幫我們‘減負’,效率和安全都更有底氣。”這種“讓科技多跑路,職工少受累”的變革,在各礦井持續落地。
生活服務滿是“煙火氣”。孟村礦開展“健康賦能,輕贏未來”體質管理活動;胡家河礦全年創新30余種菜品,推出“春味菜單”與自助小火鍋;鐵運分公司煥新職工食堂,讓“暖胃餐”暖到心坎。7月29日,陜西省總工會“關愛職工,優育助企行”活動進駐,將生育健康科普、醫療咨詢送到一線,精準回應“急難愁盼”。
權益保障加碼 民生催生“發展動能”
“把職工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彬長礦業構建“保障+成長+關懷”三維關愛體系,讓民生改善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
技能成長有平臺。以“五星班組、五佳員工”創建為抓手,結合災害防治、智能操作等需求,開展技能競賽、常態培訓及“三小一練”活動。10家所屬單位廣泛組織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名師帶徒,從瓦斯抽采到防沖卸壓,全方位提升職工技能,助力從 “會操作”向“精技能、懂創新”轉變。
后顧之憂有保障。大佛寺礦、小莊礦開設“愛心托管班”,破解“暑期帶娃難”;孟村礦推行“兩減一增一仲裁”民生工程,切實維護職工權益。2025年,公司舉辦“創效杯”籃球賽、“安康杯”球類比賽等文體活動30余場,開設單身青年婚戀講座與交友聯誼,營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諧氛圍。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2025年,彬長礦業以“安全筑基、服務暖心、成長賦能”的實際行動,惠及萬余名干部職工。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職工需求,深化災害治理、優化民生服務,書寫企業高質量發展與職工幸福生活同頻共振的新篇章。(王英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