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以安全管理固本強基,以科技創新賦能升級,以精細經營深挖內潛,以民生福祉凝聚合力,以“大抓落實”作風為工作保障,推動各項工作穩步有序開展,在千米井下書寫了安全高效、智慧綠色、和諧奮進的新篇章。

織密“立體防護網”,安全基石守護發展生命線。該礦以創新思維構建起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防護網。通過“1+3+N”安全警示教育模式,讓“一看二說三點評”的互動式教學與“現身說法”的沉浸式體驗相結合,促進安全意識真正“入腦入心”,全年不安全行為同比下降9.6%。周風險研判與“網格化”巡查機制的推行,將111個巡查點納入清單化管理,各級檢查隱患同比下降34%,實現了風險隱患的“動態清零”。創新建立安全“碼上辦”平臺、三級復議機制及罰款周期返還制度,構建起“家庭-職工-企業”三級聯動的安全共同體,讓安全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從17類高風險作業的“流程、要求、責任”三明確,到地面外委安全的“協議約束+專職安監+視頻巡查”三重保障,再到“治本攻堅三年行動”96項任務的高效落地,該礦以“鐵規硬落實”的決心,為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安全基石。

點燃“智慧引擎”,科技賦能驅動礦井“高效革命”。該礦以“四化”建設與核心技術攻關為雙輪驅動,在千米井下掀起了一場“智慧革命”。采區變電所遠程漏電跳閘系統、溫濕度智能監測系統的投運,高爆開關保護裝置的升級,讓供電安全實現“無人值守、智能監控”。涵蓋9大模塊的智能開采地質保障系統,打造出井下“全息導航地圖”,為精準開采裝上“智慧眼睛”。在地質探測領域,“一孔多用+孔內物探”技術與震動信號地質構造探測技術的創新應用,實現掘進前方150米范圍的“透視式”精細探測,為安全生產掃清“盲區”。瓦斯治理方面,首創“1261”抽采提濃提效模式,將鉆孔延米抽采效率提升至112m3/m,“長距離預抽+超高壓水力壓裂”技術更是讓抽排影響煤量達1750萬噸,瓦斯含量下降30.4%,預抽率提高27.8%。

精打“效益算盤”,深挖內潛奏響“降本強音”。“省下的就是賺下的”,成為該礦干部職工扎實推進降本增效的共識。該礦堅持“有舊不購新”的節約理念,嚴控專項投資,優化項目8項,直接節約資金989萬元。深化分時電價應用,通過調整大型設備運行時間、優化通風與壓風系統,“掐表算電”省下電費153萬元。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材料節超考核與管理人員工資掛鉤,構建“操作層-管理層”雙驅動管理模式。大力開展閑置資產清查處置與積壓物資復用,消耗積壓物資1631.17萬元,讓“沉睡資產”變成“流動效益”,奏響了提質增效的“最強音”。

共筑“幸福家園”,民生溫度凝聚發展向心力。“職工的心,企業的根”,該礦將“以人為本”刻在發展基因里,讓黨建與民生深度融合,繪就“共建共享”的溫暖畫卷?!拔覟槁毠まk實事”活動中,“十項實事”清單的落地,讓關愛直抵人心。履帶運輸車、防沖支架搬運車等先進工器具的引進,減輕了職工的“肩上重擔”。職工健身房的投運與書畫、攝影等8個文體協會的成立,讓職工業余生活“多姿多彩”。理發店的引入與特色餐飲檔口的增設,滿足了職工“舌尖上的期待”與“生活上的便利”。創建“碼上掃 馬上辦”工作機制,讓職工意見建議“一鍵直達”,暢通了民主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從“勞有所獲”到“樂有所享”,從“身有所安”到“心有所向”,以民生“溫度”凝聚起全員“向心力”。(田文龍)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