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生產月”主題征文專欄
在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文家坡礦綜掘五隊緊扣“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創新運用“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工作法,將“鏡子”思維深度融入安全管理全鏈條,以“全維度洞察、零死角管控”的硬核舉措,為礦井安全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以“望遠鏡”謀全局,錨定安全管理“坐標系”。該隊舉行“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全員在主題橫幅上鄭重簽名,擰緊安全“思想閥”。嚴格落實“44233”——“2+6+19”全域全流程一線防控安全管理工作法,結合安全生產任務,系統強化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層層壓實各級安全責任。建立區隊長、班組長、驗收員三級“研判小組”,基于各班組安全寫實數據、施工設計圖紙、現場“人機物環”安全要素及非常規作業內容,對作業現場開展“地毯式”風險辨識,制定12項潛在風險管控措施,形成《班前風險管控清單》,做到“一工程一清單、一班次一研判”。
用“顯微鏡”查隱患,織密風險管控“防護網”。創新開展“千眼查隱患”專項行動,全員化身安全“啄木鳥”,通過“隱患隨手拍”在微信工作群實時上傳檢查問題,健全《隱患分級處置細則》和隱患排查臺賬,對問題類別、發現時間、整改責任人、完成時限等信息進行詳細記錄,確保隱患整改全程可追溯。內部設立“安全紅榜”平臺,對整改質量好、效率高的班組在班前會進行通報表揚,獎勵可兌換勞保用品的安全積分,構建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員,處處都是監控點”的群防群治格局。

借“放大鏡”強應急,錘煉實戰處置“硬功夫”。依托班前“四個五”,常態化開展盲戴自救器計時賽、崗位操作模擬和避災線路圖快速繪制等微競賽活動,通過高頻次、場景化的訓練,將應急處置流程內化為職工的肌肉記憶,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持續深化班前會安全管控,緊密結合現場工況,系統講解當班潛在風險點及針對性管控措施;職工手抄關鍵內容,制作成安全記憶卡,作為入井作業的“第二張證件”,確保全員對安全風險知根知底,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何立強 王強)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