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生產月”主題征文專欄
6月17日調度會上,隨著《某礦較大水害事故警示教育片》中洶涌的地下水淹沒巷道的畫面定格,會場氣氛驟然凝重。“探放水措施不到位只是表象,本質是安全責任鏈斷裂!”該礦董事長、總經理宋紅立的現場剖析引發深思。6月23日調度會上播放的“典型‘三違’行為”警示片,更以高清視頻再現了現場作業人員違規操作、跨越溜子等驚險瞬間,讓參會人員倒吸涼氣……

自“安全生產月”啟動以來,該礦創新推出“調度10分鐘警示”機制,將警示教育深度嵌入生產管理全流程。從全國近五年的煤礦事故中精選20余部案例與井下典型“三違”視頻,利用每日調度會,按頂板管理、瓦斯防治、安全運輸等主題進行輪播,確保內容與當期生產重點匹配,并要求各單位在會后24小時內,將警示案例傳達至班組,確保做到“人人講安全”。
“這種教育方式像‘安全鬧鐘’,每天提醒我們別走別人的老路。”綜采隊負責人姜恩宏深有感觸。6月8日觀看《某礦頂板事故警示教育片》后,他立即組織排查工作面支護質量,發現3處錨桿預緊力不足并當場整改。活動開展以來,全礦“三違”行為同比下降43%,自主排查隱患47條并全部閉環整改。
為提升教育實效,該礦還構建了“三維聯動”模式,在區隊學習室設置“三違”亮相警示墻,用曝光的形式警醒職工要遵章守紀;組織開展事故案例“上臺講”活動,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定期召開“三違”人員見面分析會,幫助職工梳理分析“三違”行為發生的原因,并研討制定防范措施。
6月11日,在看完《某礦回風立井火災事故警示教育片》后,該礦立即組織對立井提升系統進行了全面排查。這種從“屏幕”到“崗位”的轉化,是該礦“用案例說話、用教訓育人”的生動實踐,正如該礦副總經理伍增強所言,“安全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育自律文化,是讓每名職工都成為隱患的‘掃描儀’和生命的‘守護者’。”
下一步,該礦將不斷完善“三維聯動”警示教育體系,以“零容忍”的態度,持續深化事故案例與“三違”視頻的雙重震懾,推動全員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為礦井高質量發展夯實安全根基。(王盼婷 南小同)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