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2023年,陜煤集團彬長礦業立足打造復雜地質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發展愿景,緊扣“強安全、精治災、優接續、嚴標準、提質量、促發展”工作主線,在10個方面取得顯著的成績,全年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黨建領航擘畫“新藍圖”
彬長礦業建立“12456”工作機制,推行“663336”工作法,持續推動“4+1+X”重點任務落實。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撥付幫扶資金100萬元,消費幫扶1400余萬元,蝦菜共生幫扶項目落地建設,公司榮獲陜煤集團“助力鄉村振興先進單位”。深入開展清廉國企建設,持續深化“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全面實施“黨建品牌創建年”工程,成功發布“紅動彬長”黨建品牌,構建形成“一核數集多矩陣”黨建品牌模式,公司榮獲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企業黨建實踐創新典范單位”。
多項經濟指標創新高
彬長礦業經營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全年煤炭產銷量、利潤超額完成陜煤集團指導計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六安六撤”增量提質,“一礦一品”營銷創效,“四大工效”降本挖潛,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公司獲評陜煤集團“創新發展優秀企業”。“煤炭產供銷價值鏈智慧聯動管理模式構建與應用項目”榮獲“全國煤炭行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創建長效管理機制
彬長礦業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持續深化“123466”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和NOSA安健環體系深度融合,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安全生產“十大難題”專項整治。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大佛寺礦建成國家一級標準化礦井,孟村礦通過國家一級標準化礦井驗收,救援中心通過國家一級礦山救護隊驗收。
多元災害協同治理
彬長礦業持續深化“超前治災、系統治災、精準治災、高效治災”,深化實施“11543”瓦斯防治、“1155”沖擊地壓防治、“11235”防治水、“1343”自然發火防治等一系列超前系統治災新體系,不斷豐富多元災害同防同治技術路徑,全面構建起“耦合因素分源治、區域局部協同治、井上井下立體治”精準高效治災新模式。
五對礦井聚智賦能
彬長礦業圍繞“智能礦井、智慧礦區、一流企業”目標,遵循“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建設思路,持續深化智慧礦區體系建設,建成4個智能化工作面,5對礦井智能通風、智能地質保障、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千眼”視頻智能監控“四大系統”實現全覆蓋。小莊、大佛寺兩對礦井達到陜西省A類智能化煤礦標準,胡家河、文家坡、孟村三對礦井達到陜西省B類智能化煤礦標準。
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
彬長礦業堅持科技興企、科技興安戰略,堅持加大科技投入與提高科技貢獻率相協調,持續升級科技創新引擎,構建了獨具彬長特色的核心主導技術“譜系”。深度實施45個科研項目和8個“揭榜掛帥”項目,“地質透明化綜合探測及工程示范”“厚煤層瓦斯原位降消與均勻化解危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兩個項目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復雜地質條件多元災害協同治理及利用項目示范”項目入圍第八屆“中國工業大獎”;10項科研成果通過權威機構鑒定。
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彬長礦業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堅持“優設計+控概算+抓合規+提進度+強質量”一體推進,全面布局建設礦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著力構建區域內企業首尾相連、互為供需、互聯互通的產業鏈、供給鏈,不斷提高原燃料、水氣渣等各類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通過生態工業體系建設,形成循環經濟發展典型模式,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8月,公司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該項目建成后,年均上網電量803萬kWh,預計每年節約標準煤2444噸,減排二氧化碳6714噸。
發展模式獲評行業標桿
彬長礦業持續深化“管理效能提升年”活動,構建“13510”成本管控體系,深入實施彬長穩增長36條措施,管理效能實現再提升。發布實施“復雜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建設行動方案”,“煤、電、氣、路”現代化產業格局加速構建。安全管理基礎不斷夯實,重大災害治理成果豐碩。11月,公司“復雜條件下大型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模式”獲評“煤炭行業標桿模式”。
榮獲全國煤礦宣傳先進單位
彬長礦業建立健全一網一臺一號一刊一室“五位一體”傳播矩陣,公司榮獲“全國煤礦文化網絡宣傳先進單位”“陜煤集團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陜西煤業品牌建設優秀單位”。大力實施“文化強企”戰略,持續推進“創變”企業文化落地落細,持續推進美麗礦區建設,公司企業文化成果先后榮獲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時代企業文化實踐創新成果一等獎”“陜西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縱深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公司通過“陜西省國有企業文明單位標兵”驗收,生產服務中心通過“陜西省文明單位”初驗、孟村礦榮獲“陜西省國有企業文明單位”。強化品牌文化建設,公司獲評“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成為全國煤炭行業和陜西省今年唯一獲此獎項的企業。
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彬長礦業清單式管理、一體化推進“為職工辦實事”項目落實落地,送健康進礦區、職工免費體檢、女工“兩癌”篩查、辦理互助保險、建設“健康小屋”,筑牢健康防線;智慧餐廳升級、廠區道路翻新、洗車廠房改造、“兩堂一舍”修繕、文體設施更新,美化礦區環境;開展暑期托管、新增停車點位、安設充電裝置、改造生活用水、提高誤餐補助,關懷直抵心扉;元宵燈會、職工歌會、文藝晚會、青年聯誼、球類比賽,豐富文化生活;投入新型裝備、優化前沿工藝、完善制冷設備、改善作業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加碼”幸福指數。(薛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