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近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煤礦沖擊地壓區域應力監測與源頭防治關鍵技術及示范應用”工程示范方案論證暨啟動會在陜煤彬長礦業孟村礦召開。
陜煤彬長礦區地質條件復雜、災害耦合疊加,2013年以來,沖擊地壓在礦區顯現,制約著礦井安全高效發展。近年來,陜煤彬長礦業遵循“地質先行、超前探查,分級治理、立體實施,精準監測、效果達標”總體思路,突破傳統防沖技術壁壘,探索形成了井上下立體防沖體系。
為了更好地攻堅沖擊地壓防治這道難題解決,2022年12月,科技部發布2022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專項立項通知,由中國礦業大學、陜煤彬長礦業等單位承擔“煤礦沖擊地壓區域應力監測與源頭防治關鍵技術及示范應用”項目。
該項目旨在通過開展煤礦沖擊地壓區域應力監測與源頭防治關鍵技術及示范應用研究,創新沖擊地壓源頭判識與防治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為全面提升我國煤礦沖擊地壓風險源頭判識與防治水平、有效防范沖擊地壓事故發生、實現我國煤炭資源安全供給與自主可控、保障煤炭工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認為,該項目在彬長礦區進行探索和研究十分有意義,應進一步與礦井生產技術相結合,抓住地質條件的變異特征和沖擊地壓本身的災害特征,進行系統研究,形成有益的推廣模式。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指出,此次項目的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深部煤礦的安全開采提供戰略性技術支撐,對推動煤炭行業的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雙明主持工程示范方案論證會,項目專家組成員和跟蹤專家分別針對實施方案和研究計劃進行了質詢和論證研討,一致同意通過該工程示范方案論證。
陜煤彬長礦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賀海鴻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強化產學研用,加速提煉形成多災種協同綜合治理“彬長方案”,力爭在煤礦災害治理領域樹標桿、做示范,為我國煤炭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薛娟 彎桂清 耿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