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思想
為了切實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全面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在“安全生產月”期間,救援中心黨總支不斷深化“救援鐵軍、護安先鋒”品牌建設,積極發揮各方能動性,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把使命擔當轉化為行動,在深巷豎井間筑牢安全屏障。

黨建引領,繪就攻堅“路線圖”。中心黨總支結合救援工作實際,將“百名書記破百題?千名黨員奪紅旗”主題實踐活動融入思想建設、業務技能、服務群眾、技術創新和應急救援的各個環節,針對近年來礦山災害特點和救援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定了黨支部和黨員在加強現場安全管控、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救援能力等作用發揮中的具體措施,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形成了“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良好局面。
率先垂范,鍛造救援“先鋒隊”。各黨支部定期組織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根據指戰員的年齡和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明確訓練目標和考核標準,充分發揮黨員責任區和黨員示范崗作用,主動承擔起最難、最險、最累的訓練科目,身先士卒做表率,真抓實干促前行,帶領全體指戰員開展體能、技能、應急處置等高強度訓練,不斷提升隊伍的實戰能力。

排查隱患,主動作為“除風險”。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積極參與礦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戰員堅持每天深入井下作業現場,對采掘工作面、通風系統、排水系統、安全避險設施等進行檢查,重點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及時填寫三聯單并反饋礦井。同時,主動向職工宣傳安全生產知識、應急避險技能,開展創傷急救和自救器佩用培訓,提高自保護保聯保意識和安全操作水平,為礦區安全生產做出積極的貢獻。
服務群眾,架起黨群“連心橋”。各黨支部書記帶頭破解工作中的難題,幫助指戰員解決生活中的難事,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青年志愿者走進社區、街道,為孤寡獨居老人送溫暖,為群眾講解應急救援知識、開展急救包扎培訓等,提高廣大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積極參與周邊礦井、村莊的火災、水災、清淤等各類災害事故的救援,履行了社會責任,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黨徽戴胸前,責任扛在肩。救援中心這支“紅色尖兵"”正以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書寫著新時代礦山應急救援隊伍的忠誠答卷。(梁俊 王昭坤 尹號號)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