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思想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堅持將精神文明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堅實保障,全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礦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職工群眾的精神風貌也為之一振,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絢麗畫卷在百里礦區徐徐鋪展。

黨建引領定航向 筑牢文明創建“壓艙石”
漫步于礦區,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映入眼簾,文明標語隨處可見,文明新風拂面而來,井然有序的工作場景……無不彰顯著該礦蓬勃向上的風貌與獨具魅力的文明氣質。
該礦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深度融入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使文明創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形成了“黨政共同負責、部門精細分工、區隊積極創建、全員廣泛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為文明創建工作的有序開展和高效推進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持續深化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形式,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追尋先輩足跡、誦讀紅色經典等活動,弘揚光榮傳統,凝聚奮進力量,以黨建的“源頭活水”滋養出濃厚的文明創建氛圍。

聚焦主業促發展 凝聚文明發展“新動力”
該礦始終把安全生產和提質增效作為檢驗精神文明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將礦井安全生產擺在首要位置,牢固樹立“風險可控、事故可防”安全理念,聚焦“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按照“123466”安全工作思路,進一步夯實基礎、落實責任、重視細節、嚴格制度,構建起具有特色的安全管理體系,持續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態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該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打造新時代“綠色礦山”為使命,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生態保護與污染治理,通過加強現場動態管理,嚴格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堅守生態環保紅線,厚植生態環境底色,努力打造“花常開、樹常綠、水常清”的綠色家園。

文化培元抓融合 厚植文明創建“肥沃土”
該礦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潤心、以文鑄魂,不斷豐富文明單位創建內涵,扎實開展貼近工作、貼近實際、貼近職工的各項創建活動,持續釋放精神文明力量,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文明創建的硬支撐。通過開展“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調研活動以及“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當先鋒”等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文明創建內涵。在全礦組織開展法律宣貫、文明上網、文明餐桌等文明實踐活動,號召廣大職工深入開展以“誠、善、孝、賢”為核心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教育,大力挖掘職工群體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以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推動形成知榮辱、揚正氣、促和諧的礦區文明新風尚。

賦能增效惠民生 夯實文明實踐“幸福田”
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該礦牢記民生為大、民生為要,始終保持著“答卷人”的姿態,把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廣大職工群眾的心坎上,將“幸福故事”書寫在職工心田。充分利用職工書屋、文體活動中心等活動陣地,開設“家禾課堂”,為職工解除暑期“帶娃難”的后顧之憂;不斷優化職工“兩節”福利套餐;加大扶貧幫困力度,持續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一處處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共同擦亮了礦區的文明底色,增強了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不止步,奮斗正當時。該礦將緊跟時代步伐,把準發展航向,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方法,豐富和拓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以精神文明之風催開事業的百花齊放,推進礦井高質量發展,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穩步邁進。(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