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思想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以“黨建+”為核心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通過精準施策、主動攻關,著力構建黨建與安全生產“雙融雙促”新格局。

黨建+生產,激活創效“新活力”。該礦堅持以黨建引領生產,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產能提升“助推器”,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把安全生產目標、技術攻關任務融入黨員責任區,實現“黨建責任+生產責任”雙向綁定。同步開展“亮身份、樹形象”活動,推動黨員在關鍵崗位“挑大梁”。針對402104工作面地質構造復雜、頂板易垮落難題,成立黨員攻堅小組,制定“分步截割+逐架支護”方案,黨員干部實行“三班跟班”嚴控割煤速度、執行“擦頂帶壓移架”操作流程,實現支架初撐力達標率98%以上、斷層區域安全推進且單班推進效率提升20%;在煤質管控與設備管理上,黨員帶頭盯防關鍵環節,通過優化采面割煤參數、細化設備巡檢標準,以黨員示范帶動全員創效。

黨建+培養,下好人才“先手棋”。該礦以打造“作風優良、技術過硬、勇于創新”隊伍為目標,構建“包保+實訓”一體化人才培育體系,深化“2+1”黨員包保機制,讓黨員結對包保班組,創新“安全黨課+技能實訓”雙軌模式。黨員技術骨干圍繞頂板管理、機電故障等典型案例進行溯源分析,開展設備維護、煤機操作等專項培訓20余場;常態化開展崗位技能比武,聚焦液壓支架操作、電工技能設置實操課題,同步推行“師帶徒”“結對幫扶”與“班組輪崗+崗位輪崗”雙輪崗制度,推動檢修工熟悉生產工藝、生產人員掌握設備基礎檢修技能。截至目前已培育復合型技術骨干23名,“三違”行為同比下降26%。

黨建+創新,提升發展“軟實力”。該礦以“破解生產瓶頸”為導向,組建黨員攻關小組,建立“提案采納獎勵+黨員積分掛鉤”雙重激勵機制,形成“調研立項—攻關試驗—落地推廣”創新閉環。圍繞生產“急難險重”任務,完成工作面亮化工程、架前綜合防塵裝置及“L型攝像頭自動挪移裝置”“高壓接頭防護罩”“支架操作扶手”等12項創新成果,其中工器具改造使單人作業效率提升20%,高壓管路包裹防護大幅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同時,創新推行“黨建+設備管理”模式,制定《核心設備檢修清單》,明確12項必檢指標,建立“黨員+包機人”雙包保責任制,為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等設備建立“健康檔案”,實施“每日一檢”與故障預判,推動設備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同比提升28%、開機率穩定在95%以上。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該礦將持續錨定黨建引領核心,進一步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推動安全生產、產能優化、人才培育深度協同并進,以黨建“紅引擎”持續輸出生產“強動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程倫)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