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干部
2024年,降本增效是彬長集團上下工作的主基調之一,并確定了“兩穩、兩降、四提升”工作目標。要想完成這一目標還有不小難度,那么我們究竟要如何降本增效?從方法論上,我認為要處理好五大關系。
第一,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虛”指目標責任,“實”指措施路徑。我們說要降本增效,要壓實責任,就好比領著員工過河,沒有橋,沒有船,一些員工又不會游泳,如果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終將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不僅要定目標、壓責任,還必須立項目、定措施。結合生產實際確定若干個降本增效項目,各領導親自掛帥,再將項目進一步細化,技術層面要做什么、管理層面要做什么、員工層面要做什么,將措施一一明確,讓方方面面的人都有具體的事情可做,方可有效推動降本增效。
第二,處理好“破”與“立”的關系。“破”指破除舊思想、舊弊病,“立”指建立新思想、新機制。要破除“人多好辦事”的舊思想,要破除“大手大腳做事”的壞習慣,要樹立“精打細算、過緊日子”的新思想。在管理實踐中,項目立項堅決不能拍腦袋做決策,要科學確定其必要性;工程簽證堅決不能大筆一揮就簽字,要嚴把簽證關口;設備購置堅決不能出現短期內升級改造或淘汰的情況,要超前考慮到位;治災工程要逐漸減少“撒胡椒面”,要從“治得住”逐漸向“治得準”轉變……破與立重點要弄清楚破什么、立什么,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分析各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問題中找出降本增效的良方。
第三,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局部”指成本管理,“整體”指企業發展。成本控制是企業運行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成本指標可以反映出企業發展水平的高低,作為一家煤礦企業,我們要控成本,首先要保障安全大局穩定,這是一個大前提,否則出了安全事故、出現了重大隱患,這個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另外,我們要切實保障采掘任務完成,這是效益的來源,是員工士氣的保障。同時,成本管控還必須在企業發展大局下進行,過度控制成本可能導致巷道工程質量降低、治災效果弱化、員工創新力不足、安全風險增大等,如果因控成本而阻礙了企業發展大局,則是偏離了初衷,事與愿違,這一點要尤為注意。
第四,處理好當下與長遠的關系。當下我們要控成本,不可避免地要收緊錢袋子。有些錢花了立竿見影,在生產經營中發揮的作用看得見、摸得著,這筆錢我們就要毫不猶豫的去花,如果因為收緊錢袋子,讓那些利長遠的錢沒花,則是歷史的罪人,這樣的事情我們是堅決不做的。近年來,我們建設起來的智能化系統、鋪設的井下高速公路以及安全管理支出、員工培訓支出,就屬于這一類費用,當下看顯然是投資大、產出少,但是從長遠算對企業發展絕對是利好的。還有一些錢如果今年花、明年花都可以,那我們就要慎重考慮一下了。凡事講超前,但超前是相對的,井巷工程超前施工完畢后,如果閑置下來一直不用,巷道要通風、排水,要巡查維護,會產生不小的費用,這實際又是一種浪費。
第五,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系。用“三分論”或者“兩點論”看,有群眾的地方大致有三類人——“優秀、中等、差勁”,或分為“一般、典型”。在降本增效管理實踐中,我們要用“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把典型的人和事豎起來,這里的典型不僅僅是正面的典型,還包括負面的典型,用典型激勵先進,帶動一般,轉化落后,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越抓越亂,使工作陷入僵局。接下來,我們將積極組織籌備參加彬長公司二季度降本增效典型案例講評活動,把今年降本增效的成效總結出來、展示出去,力爭成為彬長智創效益的標桿。
降本增效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我們要堅持“一切成本皆可控”原則,健全全員、全要素、全流程長效成本管控機制,制定科學的方法,切實解決成本居高不下的突出問題,奮力實現生產經營“量”和“質”的雙提升!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