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水害不治,礦無寧日。今年以來,孟村礦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結合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持續完善“13332”水害防治工作法,向難點痛點問題“亮劍”,把“水老虎”關進技術的籠子,為礦井安全高效發展保駕護航。

源頭探查,遏制水害“咽喉”。隨著403盤區首采工作面各項防治水工作如火如荼進行,該礦以“防治水重在源頭管控”為指導思想,強力推動水害防治由過程治理向源頭預防轉變。在403109工作面內圈形成后,立即開展槽波和直流電法勘探兩種物探,有效探查面積達0.5km2,高質量完成全部數據采集工作,同時結合已知區域地質信息,從點到線再到面,進行綜合動態分析,成功完成了回采區域內煤層分叉地帶、小斷層等地質構造和煤層頂板以上160m范圍內低阻性異常區的探查,查清回采區域內地質構造異常區3處、低阻異常區5處,為頂板探放水鉆孔設計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

對癥開方,根除水害“病患”。“五必須”是底線,“五嚴禁”是紅線。為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間水患威脅,該礦針對物探低阻異常區、地質構造異常區以及向斜構造影響區域進行鉆探驗證,累計施工鉆孔166個、進尺4067m,驗證區域均無異常,真正將“一構造一探查”“構造不治不掘進不生產”的要求落地生根,同時施工頂底板覆巖結構探查鉆孔52個,累計進尺5600m,形成了工作面頂板上覆巖層砂體云圖。“針對不同的水害模式,我們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在首采區的3個工作面得到了有效驗證,切實指導礦井安全高效開采。”該礦地測防治水管理部負責人說道。

科學設防,搭建治理“圍墻”。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域。結合接續工作面實際,該礦經過周密分析、統籌考慮,確立了“以排水系統能力建設為主、應用采前超前探放疏水為輔”的工作思路,編制了詳細的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并根據預計涌水量,科學配備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電設備和水倉等;綜合工作面整體排水系統,分別在403盤區集中泄水巷、403109工作面,安裝管道流量計6套、監測分站2套,全面實現數據處理分析、水情動態分析及聲光報警功能。同時根據工作面走勢,提前施工大直徑泄水鉆孔4個,待403盤區集中泄水巷正式投用后,可將采空區清水通過大直徑泄水鉆孔進行滯后排水,有效解決工作面涌水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依托智能化地質開采保障系統,持續加大防治水人、財、物投入力度,提升礦井抗災排水能力,實現水害的超前治理,全面筑牢防治水‘安全堤’。”該礦總工程師馬小輝表示。(尉博虎)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