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來,面對井下作業環境的復雜性和地質條件的多變性,孟村礦積極應對挑戰,創新實施“11333”工作法,以精細化的地質管理手段,為安全生產筑起了堅實的屏障。

“一個”智能化開采地質保障系統。該礦建設了“精準建模、耦合治災、智能預警、透明地質”為一體的智能化開采地質保障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地質透明化探測技術、地質保障數據庫、全礦井高精度真三維地質模型構建及移動端透明地質APP開發等多個方面。該系統的建設和成功應用,實現了對礦井地質條件的精準建模和智能預警,有效提高了礦井災害治理的精準度和工作效率。
“一種”指導礦井安全生產的地質工作流程。該礦根據各類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采用“預測預報→采取措施→現場反饋→井下寫實→綜合分析”的流程指導礦井生產,實現對礦井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調整,確保生產的安全和高效。
“三種”立體式聯合探查技術。該礦在井上、下采用“鉆探+物探+測井”三種方法的立體式聯合探查技術。通過地面施工補勘鉆孔、井下巷道頂底板覆巖結構探查鉆孔,結合采掘工作面孔中雷達及槽波地震勘探等物探方法,以及通過引進新設備“鉆孔測井儀”對各個覆巖探查孔進行測井分析,多種手段綜合應用,實現對礦井地質條件的全面、深入探查。

“三級”網格化精細探查。在探查過程中,該礦采用由地質預測到采掘反饋、由靜態探測到動態探測的技術路線,實行“三級”網格化精細探查,最終形成“七圖一表”,即上覆巖層巖性變化的縱橫剖面圖、煤層底板巖性變化的縱橫剖面圖、工作面地層地應力分布圖、洛河組含水層富水性高精度多層位分析圖、煤層變化趨勢精準分析圖、回采期間洛河組含水層精準監測圖、回采期間上覆巖層移動精準監測圖、上覆巖層厚度大于10m的巖石物理力學參數表,為礦井瓦斯、沖擊地壓、水害防治等提供技術支撐。
采掘活動前“三書”編寫工作。在采掘活動前,該礦結合已有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編寫《采區地質說明書》《回采工作面地質說明書》和《掘進工作面地質說明書》,為采掘活動的安全、高效進行提供地質指導。
“11333”工作法的成功實踐,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地質勘探和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孟村礦將在打造地質透明化方面持續創新工作方法,為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環境貢獻更多地質力量。(付玉博 嚴錦鋼)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