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胡家河礦屬水文地質復雜型礦井,防治水工作難度大。近年來,該礦始終踐行“1234”水害防治管理理念,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則,積極探索超前治理和區域治理新途徑,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備,全力答好水害治理“綜合卷”,連續多年實現“零水害”目標。

地質先行,科學防治。該礦堅持“地面+井下、區域+局部、物探+鉆探”相結合的“2+2+2”立體探測理念,大力實施“超前查探、統籌布局、源頭預防、過程管控、綜合治理”水害防治措施,充分利用地面三維地震(含電法)勘探、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直流電法等多種物探方式,超前探查采掘工作面構造發育情況及導水性,為生產設計及工作面回采、掘進提供第一手地質資料,筑牢災害治理第一道防線。同時,依托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建立高精度動態三維地質可視化模型,助推礦井安全生產。

綜合監測,預測預警。該礦推行“預報-預警”水情工作模式,以礦井、采區、工作面三級排水系統建設為重點,建成地質保障系統、排水系統、水文監測系統、煤泥沉淀系統及煤水分離系統,實現主要涌水點水量、水壓、水溫等指標的動態監測。大力推行“波浪式”采煤工藝、實施煤泥“多級沉淀”、隅角埋管收水、留設導水通道、借助泄水巷滯后排水等有力舉措,減小涌水對系統的影響。持續優化水煤分離裝置、慢速刮板清淤機設備參數,實現運輸系統煤水分離、沉淀池煤泥自動清理。嚴格落實水情水害月分析、周分析制度,不斷提升水害預測預警能力,確保礦井生產安全。

科研結合,精準施策。針對日益復雜的水文地質情況,該礦加大與科研院所合作,從充水水源、導水通道、充水強度三個方面開展防治水技術研究,通過“探、防、堵、疏、排、截、監”綜合措施,形成“超前探查+疏排結合+注漿封堵”的水害治理模式。近年來,先后創新實施了《復雜地質條件下定向鉆孔反向安裝套管技術》《401106工作面防治水系統設計優化及實施》等項目,大力實施集中泄水巷區域治水、底板式泄水巷集中排水模式,真正把“水老虎”關進“鐵籠子”。
水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下一步,該礦將致力于控水開采、安全高效開采,加強礦井涌水規律、充水因素分析、突水機理研究,扎實開展水害防治技術攻關,不斷推進水害防治技術創新,助力礦井綠色、高效、安全發展。(田磊 余智秘)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