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聚焦井下用車服務保障提質升級,積極搭建并完善車輛智能化管控平臺,主動對標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創建新要求,不斷激活輔助運輸“新動力”,實現井下運輸“給力”更“給速”。
車載終端全覆蓋 實現“智商”爆表
上午8點,剛接班的人車司機張軍凱掃描車輛前擋風玻璃上的二維碼,詳細檢查了車輛各項參數、維修及年檢保養等信息是否合規后,坐上駕駛室,輕點車載屏,查看井下輔助運輸車輛分布、路口限速、紅綠燈及是否堵車等情況。

作為礦井智能化建設中的重要子系統之一,該礦一直致力于健全井下智能運輸系統基礎設施體系,不斷“精耕細作”提升智能平臺建設水平,減輕車輛運維壓力,提高輔助運輸智能系統集成度。
今年7月份,該礦先后為80余輛膠輪車安裝了智能車載終端,4路雷達全方位監控車前車后情況,130°大廣角視野倒車影像,讓50m范圍內清晰如晝。同時,內嵌防疲勞駕駛裝置,能精準識別司機駕駛行為,有效防止疲勞駕駛情況的發生。該終端集視頻監控、車輛定位、沿途路況、目的地、紅綠燈信號及車輛駕駛員信息采集等功能于一體,能夠實現井下車輛的精準定位服務,讓司機在井下開車也能用上“北斗”導航。
車容車貌再升級 助力“顏值”拉滿
因礦井生產任務繁重,井下車輛使用時間長、頻次高,再加上運輸環境的影響,導致車門、漆面、座椅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嚴重影響礦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和職工的乘車安全及體驗。

為此,該礦緊緊圍繞“一月一主題”活動要求,扎實開展輔助運輸系統隱患排查,全面實施膠輪車準軍事化管理提升,加強車輛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一車一檔、一車一碼”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車輛管理質效。
今年以來,該礦堅持以“6S”維修保養模式為標準,定期開展車容車貌整治活動,組織職工對車輛進行除銹、打磨、拋光、噴漆,并重新粘貼反光條,常態化保持“白衣、黃褲、紅鞋”的干凈整潔外貌。同時,積極對接膠輪車生產廠家,協同開展車輛改造工程,全面升級噴漆顏色、硬度及附著力,延長車輛使用壽命。截至目前,已完成48臺在用車輛鈑金噴漆、3輛人車車廂內部裝潢、18輛人車后門更換工作,并對井下所有防撞輪胎重新進行刷漆,破損的反光貼全部進行更換,助力車輛舊貌換新顏、服務“再升級”的同時,為礦業公司標準化創建提檔升級夯實基礎。(王盼婷 李強)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