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來,孟村礦面對運輸設備管理的新挑戰,以點檢制度革新為“破題點”,構建“標準化、智能化、全員化”的新型管理體系,實現無軌膠輪車點檢工作從傳統的“粗放式檢查”邁向“清單化管理”,成為推動運輸服務精細化升級的新引擎。

標準立規,打造點檢“度量衡”。“以前點檢全憑經驗,現在照著清單逐項核對,連前后制動液壓表壓力參數都有明確標準。”運輸隊檢修班長王永強指著手中的點檢清單介紹。該礦將無軌膠輪車點檢項目細化為制動系統、燈光照明、液壓管路等8大類53項指標,每項均明確檢查內容、檢測標準及檢查方法,通過“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量化標準,徹底消除檢查盲區。
流程閉環,織密安全“防護網”。“點檢不是走形式,發現問題必須‘一追到底’?!边\輸隊負責人強調。該礦建立“點檢-整改-驗收-考核”閉環管理機制,司機每日出車前對照清單完成一級點檢,檢修工每周進行二級深度點檢,黨員干部每月開展三級專項點檢。所有問題通過車輛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實時推送,整改后需上傳前后對比照片及檢測數據,由部門復核驗收。閉環管理實施后,車輛突發故障率下降40%,隱患整改及時率達100%。

數字增效,激活全員“責任鏈”。“今天點檢發現1處問題,登記在隱患治理排查臺賬上,獎勵10元,既保障安全又能增收。”膠輪車司機唐告成在班前會上說道。該礦將點檢工作納入市場化結算體系,建立“正向激勵+反向考核”機制:主動發現隱患獎勵10元/項,漏檢或虛報問題扣罰10元/次。同時,引進柴油發動機智能診斷儀、CWH550礦用本安型紅外測溫儀等新設備,通過實時采集數據并進行深度分析檢測設備故障風險,提前安排預防性維護。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字化管理,讓職工從“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找茬”,點檢覆蓋率從75%提升至98%。
隨著清單化管理的持續深化,該礦無軌膠輪車的運行效率與安全系數實現“雙提升”,為全礦內部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點檢樣本”。下一步,該礦將拓展清單管理應用范圍,讓精益理念滲透到生產運營的每個環節,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王蓮仲 趙寶寶)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