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毗鄰涇河的孟村礦,每年雨季都要打一場“防洪度汛”的硬仗。今年雨季以來,該礦根據礦井實際,總結歷年度汛經驗,瞄準關鍵,嚴查“隱患點”、備足“戰斗糧”、提高“實戰力”,全力以赴確保礦井安全度汛。
強化責任落實 筑牢思想防線
針對雨季安全生產特點,該礦成立主要領導全面負責的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各級防汛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實施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部門訊息及天氣變化情況,利用調度會、安全辦公會、周三集中學習、QQ群、微信群等,第一時間傳達汛期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全員思想認識,切實把雨季“三防”工作抓好抓細抓實。
同時,該礦采取“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方式,持續增強干部職工雨季“三防”安全教育和應急防范能力。“線上”利用電梯廣告機、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內部宣傳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宣傳雨季“三防”注意事項和防汛抗災自救知識,教育引導職工時刻緊繃安全弦,牢固樹立超前預防意識。“線下”結合礦井實際,制定雨季“三防”應急預案、措施管理制度、工作安排,定期對各地點的避雷裝置、防汛設施、防汛物資、山體護坡及其他重點場所等進行專項檢查,并組織職工對消防器材的構造、使用等進行培訓學習,切實提高職工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滅火器瓶體上下顛倒搖晃幾次,讓干粉松動,壓力指針指向綠色區域才正常,使用時要對準火焰根部……”該礦將“知消防、懂消防”的理念貫穿于工作生活之中,采取“實景、實戰”的方式,開展了多次消防應急演練,讓消防知識入腦入心,實現消防實操“人人通關”。
聚焦隱患排查 織密防護網絡
“著重加強對電氣設備和線路的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杜絕帶病設備投入運行,保證供電安全。”“排水溝內的淤泥必須立即清理干凈,保證排水暢通。”……近期,長武地區連日降雨,該礦多次組織開展雨季“三防”全覆蓋檢查,對發現的問題明確責任、立行立改。

雨季“三防”的關鍵是“預”、重點在“防”。該礦早部署、早行動、早落實,全面構建礦井雨季“三防”保障體系,制定方案、明確責任,定期開展汛期風險分析和隱患排查治理,高度關注礦井供電、排水、避雷、通信等系統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超前分析評估連續降雨后對各系統帶來的風險,組織開展全方位的地面和礦井水害專項排查活動,對發現的各類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全方位排除因降雨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隱患。
從風井排水系統到供電設施,從避雷裝置到地質災害易發區域,每一個細節都逃不過檢查人員的“火眼金睛”。特別是礦區周邊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區域,該礦實施全天候、不間斷監控,構建起一張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防護網”。
完善應急機制 夯實保障基礎
“我們要始終把職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超前部署、充分準備、有效應對,抓實抓細雨季‘三防’各項工作,切實提高礦井汛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該礦董事長、總經理胡沛表示。

汛期天氣多變,該礦積極運用新手段、新技術,對天氣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并加強預報、預警、預案的制定與執行。同時,健全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強化裝備配備和人員調配,保持應急戰備狀態,并持續加強與地方政府氣象、水利、防汛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并發布汛期自然災害預警信息,進一步落實災害性天氣預警處置“叫應”機制,確保一旦發生汛情和災情,能夠第一時間有效救援處置,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在此基礎上,該礦設立專用雨季“三防”應急物資倉庫,嚴格按照預案標準,足額儲備汛期搶險救災物資,并提前將各類搶險救災物資存放到災害多發、易發區域,時刻做好防洪準備。同時,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實行專人管理、定期檢查、及時更新,確保在關鍵時刻各類物資“調得出、用得上”。(侯祥 郝杰)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