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安”字為先筑防線,全力守護促發展。今年以來,文家坡礦堅持將高水平安全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與底線,以災害綜合治理為前沿,隱患排查治理為中堅,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后衛,持續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為礦井長治久安、行穩致遠提供堅實保障。
嚴把災害治理前沿關
“別說,巷道里掛著的那些‘圓筒子’,效果還真不賴!”結束一班的忙碌,在4207回順調車硐室,該礦綜采隊職工聊起工作面溫度的新變化,語氣中透露著滿意。與此同時,2套制冷主機和5臺空冷器正全力運轉,通過巷道空氣與冷凍水的熱交換,為即將投入生產的下一班職工,源源不斷輸送絲絲涼意。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該礦深入踐行“一超三治三提升”高效治災理念,把握轉戰42盤區的戰略窗口期,依法依規完善災害治理體系。同步實現李家溝回風立井主要通風機投運及通風系統調整,大幅提升礦井總排風量,顯著增強42盤區通風能力與穩定性,有效改善井下作業環境。同時,全面升級水文監測和井上下微震監測系統,強化災害治理數據支撐;緊盯“七下八上”關鍵期,強化雨季“三防”管理,超前防范化解汛期風險;重點加強4207工作面制冷設備日常維保,保障制冷降溫效果穩定可靠……以多措協同的綜合策略,確保災害治理能力始終高于生產能力,為安全生產筑牢“硬支撐”。
狠抓隱患排查中堅關
“老李,攢多少分了?”“十七分,你呢?”“十三分,還得加把勁。”自安全積分激勵制度推行以來,閑暇時互相詢問積分數量,逐漸成為該礦綜掘三隊職工的新習慣。作為職工遵章守紀、排查隱患等安全行為的量化具象,該積分既可以作為月度“安全之星”榮譽評選的憑證,又能夠兌換為飲料、小家電等實物獎勵。

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為強化安全源頭治理,該礦堅持以“1346”安全管理理念為引領,持續健全安全生產激勵約束和責任追溯機制。聚焦現場安全管理,深入開展“1+4+N”安全風險專項辨識,大力推行“5+8”隱患排查治理模式,積極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安全治理共同體。此外,鼓勵各區隊自主探索安全管理新路徑:綜掘一隊推行“三鐵管理”,在鐵面考核、鐵腕執行、鐵紀作風中兜牢安全底線;綜掘三隊以安全行為管理為切入點,實現普遍化警示教育和差異化精準幫教雙軌并進;通風隊巧用周三學習時間開設安全小講堂,由技術骨干傳授安全“秘笈”……形成抓大不放小的長效機制,織密安全生產立體防護網。
夯實標準執行后衛關
“地面干凈了,纜線整齊了,干起活來既安全又舒心!”談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成效,該礦一線干部職工深有感觸。現如今,走進各采掘頭面,管線橫平豎直,巷道干凈整潔,設備排列有序,牌板標語醒目規范,令人耳目一新。

地面像花園,井下像工廠。該礦深度推進地面“美麗礦區”與井下“示范工程”一體化建設,力保動態達標、根基穩固。堅持大處著眼,成立標準化十大推進專班,制定123項重點實施項目規劃,以“日計劃、旬驗收、月考核”形式確保剛性執行;從小處著手,緊扣41盤區封閉、42盤區生產等重點任務,聚焦采煤、掘進、通風、地質測量等核心專業,持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設備管理、提煉經驗做法,實現標準化建設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在此基礎上,深化安全“標準人”培養,系統開展安全監控系統、重大隱患判定標準等專題培訓,超前組織新版《煤礦安全規程》學習宣貫,確保人人懂標準、事事皆達標。
把“三關”筑防線,強根基促發展。展望未來,該礦將持續深化安全發展實踐,以高水平安全夯基筑本、聚勢謀遠,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嶄新局面。(韓炳萱)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