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來,小莊礦以40307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控為核心,創新構建“基礎研判、工程治理、動態監測、責任保障”四維工作體系,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全方位筑牢防治水安全防線,推動工作面實現安全高效回采。
精準研判“繪藍圖” 把準水害防控“方向盤”
水害防控,科學研判是首要前提。該礦將水文地質分析作為防治水工作的“先手棋”,通過“動態寫實+方案前置”雙軌并行模式,為水害治理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與科學指引。

在動態寫實方面,該礦定期對40307回采工作面推采層位及水文地質情況開展精細化寫實。運用高精度全站儀,詳細記錄工作面推采形態,精準繪制推采層位寫實圖與采空區底板寫實圖;結合工作面實際水文特征與現場觀測數據,精準鎖定水害風險點,明確防控重點區域與關鍵環節。
在方案制定上,超前編制《40307工作面后續防治水方案》,召開專題防治水工作會議,細化明確下一步各項防治水工程的實施步驟、技術標準與時間節點,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制定完善的應急處置預案,為工作面防治水工作夯實基礎、把準方向。
靶向治理“除水患” 打出工程攻堅“組合拳”
針對工作面水害風險特點,該礦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薄弱環節,精準實施系列防治水工程,從源頭切斷水害隱患鏈條。
優化導水疏排系統,結合工作面積水分布特征,對區域集中泄水巷導水孔施工方案進行優化調整,科學計算并確定導水孔的位置、數量、孔徑及施工角度,全程嚴格把控鉆孔施工質量,確保導水孔精準抵達目標積水區域,實現積水高效疏排。強化巷道排水能力,針對性開展水溝升級改造工程,提前預埋導水花管,有效減少煤泥水沖刷積淤問題,大幅提升巷道排水效率。超前布局排水系統,根據工作面涌水預測數據,該礦在工作面及兩順槽等關鍵位置提前建設排水點,所有排水設施均采用“一用一備”配置模式,確保排水系統始終保持可靠運行狀態。筑牢擋水防護屏障,在轉載機尾等易積水區域,采用壘設擋水壩的方式,將采空區涌水精準引入導水花管,有效避免積水漫延,保障設備正常運轉與人員作業安全。
動態監測不松懈 織密水情監控“防護網”
為實時掌握40307工作面水情變化,該礦建立“立體式、全時段”動態監測機制,織密織牢防治水安全防護網,確保水情異常早發現、早處置。

在涌水監測方面,安排專職人員使用流量計,結合現場人工觀測、攝像頭遠程監控等方式,對工作面涌水情況進行24小時動態跟蹤;每日對觀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一旦發現涌水量異常波動,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分析原因,并迅速采取針對性應對措施。
在設備保障上,該礦實行“每班專人負責”制度,安排專業人員對排水設備進行日常維護與檢修,發現設備故障第一時間組織搶修,確保排水設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杜絕因設備問題導致排水中斷。
責任閉環“強保障” 凝聚協同作戰“向心力”
該礦制定《40307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落實責任清單》,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將防治水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部門、區隊、班組及個人,確保責任無死角、全覆蓋。
同時,強化監督考核機制,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防治水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與個人,按照制度進行問責,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地,凝聚起全員參與、協同作戰的防治水合力。
下一步,該礦將系統總結40307工作面防治水成功經驗,持續優化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流程與技術方案,以更嚴標準、更實舉措守護礦井安全生產,筑牢防治水安全屏障。(鄭博)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