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近日,大佛寺礦為有效防范雨季極端天氣引發的安全事故,結合礦井實際,聚焦水害防治、隱患排查、應急準備、責任落實四大關鍵環節,采取“清單化、精準化、常態化”措施,全面加強雨季安全生產管理,確保礦井各項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開展。
聚焦水害防治,織密“立體防控網”。針對持續降雨易引發地面內澇、井下涌水等問題,該礦將水害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構建“地面-井下”雙重防控體系。地面組織相關業務部門人員對礦區排洪溝、邊坡、圍墻、工業廣場進行拉網式排查,及時清理淤泥、雜物,加固存在滑坡風險的邊坡,確保地面排水系統暢通。對主副井口、采空區地表等重點區域進行監測,防止雨水倒灌井下。井下重點檢查水泵房、水倉、排水管路等設施,加強井下涌水量監測,實行“每日一報”制度,實時掌握涌水變化情況。針對重點采掘工作面,提前做好探水設計,落實“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針,防止透水事故發生。

深化隱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火墻”。結合雨季天氣特點,該礦開展了覆蓋地面、井下所有生產區域的雨季安全專項檢查活動。雨水滲透可能導致頂板穩定性下降,該礦對采掘工作面頂板進行全面檢查,增加錨桿拉力測試頻次,整改錨桿松動、煤壁片幫等隱患。組織電工對井下電氣設備進行防潮處理,確保電氣設備安全運行。對地面倉庫、井下硐室的消防器材進行全面檢查,補充配齊滅火器、消防水帶等,確保消防設施完好可用。
完善應急準備,提升“快速響應力”。針對雨季可能引發的洪水倒灌、井下透水、頂板坍塌等突發情況,該礦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明確“預警-響應-處置”全流程責任分工。組織開展專項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隊伍的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同時,備足防汛應急物資,設專區存放、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維護,確保物資“拿得出、用得上”。

強化責任落實,壓實“安全責任鏈”。該礦嚴格執行“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員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一旦接到強降雨預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加強對關鍵崗位的監督檢查,井下水泵房、地面排洪溝值班人員的到崗情況,確保“人在崗、責在肩”。對隱患整改實行“閉環管理”,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期限,對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嚴肅問責,確保隱患“零遺留”。下一步,該礦將持續加強秋季梅雨天氣的安全生產管理,不斷完善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全力保障安全生產。(田文龍)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