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10月份,正值百日安全行動縱深推進、全年任務攻堅沖刺關鍵階段,胡家河礦錨定打贏安全“翻身仗”目標,以“強責任、除隱患、提標準、筑防線”為核心,打出系統施策、精細管理、教育浸潤“組合拳”,持續鞏固安全生產健康穩定態勢,為奪取全年安全生產“滿堂紅”奠定基礎。
責任閉環貫通:織密安全管控網
該礦以政策落地“零溫差”、隱患整改“零死角”為核心抓手,筑牢安全責任“無縫銜接”鏈條,推動安全壓力“層層穿透”至基層作業一線,確保責任不懸空、壓力不衰減。
10月12日,該礦組織專題學習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關于深刻汲取近期煤礦事故教訓進一步強化四季度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要求,貫徹落實公司全覆蓋安全自查自改總體部署,聚焦瓦斯、沖擊地壓、水害、火災、頂板等重大災害治理及機電運輸等關鍵環節,啟動“全覆蓋自查+靶向性整改”專項行動。

構建“頂層統籌—中層督導—基層執行”責任鏈條,該礦董事長、總經理宋紅立帶頭下沉一線,深入403盤區輔運掘進頭、回風掘進頭等作業現場,督導安全管理、工程質量、“一通三防”以及水害防治措施執行情況,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推行管理人員“帶著問題查隱患、盯著節點抓整改”機制,建立“隱患認領—措施制定—落實反饋—銷號歸檔”全流程閉環,確保安全責任無斷檔、管控無盲區。
標準迭代升級:樣板破局促全域
如何將百日安全要求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產標準?該礦以401盤區集控硐室升級改造為突破口,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向精細化、智慧化進階。

作為401盤區綜采工作面的“智慧中樞”與液壓系統的“動力心臟”,該硐室此前因設備復用、初步安裝等問題,存在外觀陳舊、環境簡陋、電纜敷設不規范等短板。為解決上述問題,該礦特成立技術攻堅小組,制定“標準化+精細化”升級方案,按下硐室“美顏鍵”。采用網片整形+拉線找平工藝解決墻體平整度問題,實現“安全穩固+視覺整潔”雙提升;對老化設備全面翻新刷漆、升級LED照明系統,消除“低照度、高能耗”隱患;按“一條線、標準化”規范電纜開關排布,更換清晰標識牌……通過靶向破解痛點,成功推動硐室從“功能型”向“精品型”跨越。
“以點帶面推標準,讓精細化成為常態。”該礦正以401盤區集控硐室為標桿,將改造經驗復制至全礦各作業面,構建“標準制定—實踐驗證—迭代優化”長效機制,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教育場景創新:筑牢思想安全線
該礦創新開展“隱患識別實戰找茬”活動,打破傳統安全教育“單向灌輸”模式,讓安全意識深植職工心中。

該礦掘進六隊以日常作業場景為“藍本”,精選設備操作不規范、現場管理不到位、安全站位錯誤、防護措施缺失等典型違章案例,建成專屬“反面案例庫”。學習室內,職工或指著圖片揪出“操作順序錯誤”,或對照標準記錄“物料堵塞逃生通道”問題,一些老職工結合經驗分享“掘進機安全距離把控”等實操要點。同時,隊內準備洗發水、沐浴露等生活用品作為獎品,激發全員參與熱情。
“以前聽安全課記不住,現在看圖找茬,連小細節都刻在腦子里了!”該隊職工何原飛的感慨道出活動實效。此次創新宣教打破傳統單向灌輸模式,實現“理論+實戰”深度融合,讓“隱患即事故、安全無小事”理念入腦入心。
從責任閉環織密管控網,到標準升級打造精品工程,再到教育創新筑牢思想防線,胡家河礦以百日安全行動為契機,用“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舉措擰緊安全生產“螺絲釘”,為實現全年安全生產“滿堂紅”提供堅實保障。(潘森)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