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近期陰雨天氣頻發,為避免高濕度環境對機電設備運行的影響,大佛寺礦通過“排查-管控-應急”三維發力,全方位加強井上下機電設備防潮管理,為礦井安全生產擰緊“安全閥”。

開展專項排查,消除安全隱患。該礦組織機電、生產、安全、企劃等部門成立專項檢查小組,對地面變電所、主扇房、壓風機房等關鍵場所,以及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開關、電機、電纜接線盒等設備進行“地毯式”排查,重點檢查設備的密封性能、絕緣阻值、接地保護是否完好可靠,對發現的問題建立隱患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及標準,實行“整改-驗收-銷號”閉環管理,堅決杜絕設備“帶病運行”,從源頭切斷安全風險鏈。
嚴抓重點管控,確保穩定運行。該礦結合秋季氣候特點,進一步完善《陰雨天氣機電設備管理辦法》,嚴格落實防潮、防漏電等各項措施,積極為地處低洼地帶及通風不良區域的設備加裝除濕機、通風設施,并定期檢測環境濕度,確保濕度控制在設備安全運行范圍內。針對露天存放或安裝的設備,全面檢查防雨棚結構穩定性、防護罩密封性,并對周邊排水溝渠進行清淤疏浚,確保防護設施完好、排水通道暢通,有效抵御雨水浸泡、淋濺對設備的損害,保障機電系統穩定運行。

強化應急管理,提高處置效能。為高效應對設備突發故障,該礦全面強化應急響應機制,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要求各級管理人員保持通訊全天候暢通,確保應急指令“零時差”傳達、快速響應。完善應急儲備,積極對倉庫內防水帆布、防潮絕緣膠帶、備用開關、應急排水泵及專業搶修工具等物資進行全面盤點,按需補充短缺物資,確保種類齊全、數量充足。同時,定期組織機電班組開展潮濕環境下設備故障應急演練,提升人員快速處置能力,確保一旦發生故障,能第一時間啟動預案、高效搶修,最大限度降低對礦井生產的影響。
“我們將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切實把設備防潮管理納入常態化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設備維護保養,為礦井平穩生產筑牢堅實可靠的‘安全屏障’。”該礦副總經理馬永航表示。(李文龍)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