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來,生產服務中心緊扣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積極推動安全管理重心下移、防控關口前置,以精準管控防范風險,多維發力,系統構建起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管控的安全防線。

堅持以學促行,讓風險辨識成為全員本能。為推動崗位安全要求真正“入腦入心”,中心持續細化完善13個崗位、18類維修工序的工作標準、操作規范、風險辨識、防范措施及應急處置等內容,形成涵蓋“崗位職責-操作步驟-風險點-應對措施”的閉環管理體系。讓每個崗位都擁有專屬的“安全操作指南”。同步開展“學標準、辨風險、強意識、筑防線”等活動,通過“班前會隨機抽查+現場實操考核”全面評估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規程掌握程度與實操技能水平,真正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

做實源頭防控,把安全隱患“鎖進牢籠”。在生產現場,一個個醒目的“安全地圖”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中心推行“紅橙黃藍”四色風險辨識管理的生動體現,將區域風險直觀展示,讓職工對區域風險一目了然。中心全面落實雙重預防機制,把風險辨識與評估作為前置關口,把隱患排查治理作為主要抓手,設置28類危險源、349處危險區域以及存在的124個風險點,構建起多維度、可視化的風險提示網絡,定期開展網格化隱患排查及專項安全檢查,真正做到讓風險“看得見、管得牢”。同時,持續鞏固安全標準化成果,定期對設備編號、掛牌標識進行更新,既擦亮“身份”也提高辨識效率;作業地點材料、配件定點存放、專人管理,從源頭上堵住安全漏洞。

賦能班組末梢,讓安全防線扎根前沿。作為安全生產的“最后一公里”,中心將安全班組創建作為重中之重,構建“制度+教育+考核”的閉環管理體系。修訂《班前會制度》《安全績效考核制度》等5項核心制度,動態更新“三違”辨識清單、事故預防清單,讓班組管理“有標可依”;嚴格執行班前會點名考勤、工作部署、安全提醒、安全宣誓等流程,開展“每日一題”碎片化學習、“周三案例學習”等交流活動,讓“遵章光榮、違章可恥”的理念融入日常;每月開展安全生產優勝車間評選,表彰獎勵、樹立標桿,激發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王瑞 黃一麟)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