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輔助運輸系統作為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承擔著作業人員、材料及相關設備運輸這一重要任務。近年來,胡家河礦持續推動輔助運輸系統管理優化升級,聚焦運輸隊伍建設、車輛更新換代及智慧系統應用,想法子、謀出路、求創新,全力按下輔助運輸“快進鍵”,助推跑出“新速度”。

強技術 提升隊伍素質
針對井下輔助運輸系統點多、面廣、戰線長問題,該礦編制下發了《輔助運輸管理辦法》《煤礦用防爆柴油機無軌膠輪車操作規程》《防爆電氣設備完好檢查標準》多項規章制度,從安全管理、操作要求、運輸標準多方面作出具體要求,確保各項有章可依、有徑可循,輔助運輸管理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該礦以提高駕駛人員技術水平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傳、幫、帶”“師帶徒”和“崗位練兵”等活動,激發駕駛員主動學技能、強業務、提素質積極性,在礦區營造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同時,常態化開展輔助運輸環節作業標準、作業流程、崗位描述、手指口述的專項培訓,不斷加強輔助運輸管理人員、操作維護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設備操作熟練度。

強投入 提升運輸效率
為了提高礦井輔助運輸效率,降低輔助運輸事故的發生,該礦先后引進WCJ5E(B)型防爆無軌膠輪車、WC9RJ型防爆指揮車和WC12RY(A)防爆柴油機無軌雙向人車等運輸設備,并配備了滅火器、車輛定位儀、倒車影像,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堅實保障。建成礦用車輛運輸管理系統,以車載智能終端為控制核心,將4G+5G通信、無線WIFI技術與井下信號燈、智能調度、GIS地理信息和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相融合,并具備井下車輛智能調度、車輛定位與測速、超速提醒、限制區域管理、車輛運行數據管理、信息報表管理、信息發布等功能,實現運行車輛的實時跟蹤、定位、通信,提高輔助運輸效率,保障輔助運輸安全。

強措施 確保運輸安全
該礦采取“定點檢查+沿線巡查”“動態監管+靜態登記”相結合的防控管理措施,對車輛使用年限、剎車裝置及下井前測試、車輛完好運行狀況、運輸路況、安全設施、規范操作等進行全面“體檢”,對檢查出的隱患,按照“五落實”原則進行整改,徹底消滅運輸系統安全隱患。對車輛在井下運輸巷道內拐彎、十字路口、交叉口等區域的行駛速度、彎道車速、倒檔車速進行了明確規定,在硐室、候車點都安設警示燈光,在各交叉路口都安設紅綠燈和醒目的警示標語,時刻提醒過往車輛注意行車安全。對井下全巷道進行改造升級,鋪設井下大巷瀝青道路10000米,修整和硬化采掘工作面順槽路面4000米,全力打造高于標準、嚴于標準、動態達標的運輸環境。
“目前,我們的車輛完好狀況得到了保障,井下道路平穩有序,防撞墻、安全指示標識完好,車輛運行安全順暢,提高了勞動效率,確保了行車安全。”該礦運輸隊負責人說道。
下一步,該礦將依托先進的5G專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礦井人員及物資運輸安全高效為切入點,立足智能駕駛防爆車輛為代表的無人駕駛技術,打破技術壁壘,實現了礦井運輸領域智能化和無人化技術應用“零的突破”,開啟礦井智能運輸新模式。(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