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近日,孟村礦井下恒壓供水系統順利完成安裝調試并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該礦在水害防治與智能化建設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據悉,此前該礦供水系統主要采用靜壓供水方式,需要將提標處理后的外排水通過主井井筒管路,依托靜壓作用復用于井下管網。然而,隨著礦井采掘工作面持續延伸,用水需求也在不斷增大,水壓頻繁波動不僅導致供水設備故障頻發,更對消防供水系統構成潛在威脅。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礦成立專項技術攻堅小組,采用礦井排水系統清污分離的方式,在負責清水排放的二號主排水泵房內建設井下恒壓供水系統,進一步提高礦井供水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
該系統由2臺MD280-43x8多級耐磨離心泵、2臺ZM-XWQ2800型雙纖維球過濾器及配套變頻供電、控制系統組成,通過將采空區回收的清水過濾復用至供水管網,并在供水管網關鍵節點部署壓力傳感器、流量計等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數據并輸送至調度中心控制平臺,實現對供水系統運行狀態的全方位、全天候精準監控。同時,系統采用變頻調試技術,可根據用水需求自動調節水泵轉速,保障各盤區主供水壓力恒定在1.5-2.2MPa范圍內,并將誤差控制在±3%以內,徹底告別傳統人工模式下“過山車式”的壓力波動,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經過測算,該系統投運后,礦井每天可降低水處理量約5000m3,年節約電費超80萬元,水處理成本費61萬元,管網漏損率降低40%,有效減少了資源浪費,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往,我們需要安排專人定期巡檢管網、手動調整水壓,不僅耗費大量人力,故障響應也相對滯后;如今,只需通過調度中心操作臺就能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及供水壓力調整,故障響應時間從過去的30分鐘大幅縮短至5分鐘以內,效率提升極為顯著。”該礦機電隊負責人介紹道。
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深化智能化礦山建設,不斷探索“科技興安”新方向,全面提升綜合防護能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曹磊)
編輯:袁浩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