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青工作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團委堅持以服務礦井改革發展、服務團員青年成長成才為落腳點,充分發揮“青字號”品牌效能,引導團員青年在安全生產中作表率、在創新創效中展擔當、在志愿服務中當先鋒,以青春之力護航礦井行穩致遠。

筑牢安全防線 凝聚“青力量”
該礦團委以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工作為牽引,明確工作路徑,堅持上下聯動,強化工作導向,引導全礦團員青年踴躍投身安全生產實踐。嚴格按照“責任全覆蓋、監管無盲區、隱患零容忍”的要求,扎實開展“我是安全吹哨人”活動,通過“零點行動”“動態查崗”等方式,加大重點領域、薄弱地點、關鍵環節的排查力度,組織青安崗員對現場安全環境、職工操作規范、設備運轉狀況等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補齊短板漏洞,推動礦井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403105工作面施工定向鉆孔過程中,煤層中上部位置含有一層泥巖組成的夾矸,嚴重制約著瓦斯綜合治理水平。”面對這一難題,該礦抽采隊團支部成立攻關小組,通過探查地層巖性分布、水泥漿固孔、回轉+定向復合鉆進等有效措施,確保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特厚煤層鉆進過程中的孔壁完好性,為長距離定向鉆孔安全鉆進打下良好基礎,有力保障了礦井生產接續。
深化創新創效 激活“青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該礦團委堅持以創新為手段,以創效為目標,建立健全自主創新創效鼓勵激勵機制,組建創新創效攻堅團隊,鼓勵團員青年在技術創新、難題破解、安全生產上聚力發力,進一步激發團員青年爭先創優、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礦井發展持續釋放青年活力。
圍繞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環保治理、系統升級改造、信息化建設等項目,該礦團委扎實開展智慧創新競技臺、工器具革命、“五小”創新、“三小一練”等一系列活動,全力推進“卡脖子”項目攻關,先后完成帶式輸送機縱撕保護試驗裝置、給煤機鏈條加裝“保護器”、便捷式可替換托架卡槽等多項技術創新,有效解決了一批影響和制約安全生產的疑難問題,全面激發了團員青年智慧、潛能和創新創效活力,實現多元耦合災害協同治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助推了礦井高效發展。

踐行志愿服務 爭做“青先鋒”
該礦團委聚焦團員青年志愿服務隊建設,不斷深化志愿服務工作機制,號召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礦井改革發展和社會公益,用“青春價值”展現企業良好社會形象,“點亮”礦井文明之光。深入開展植樹護綠、愛心助考、尊老敬老、助力鄉村振興、涇河垃圾清理、重陽敬老等志愿服務活動,展現了團員青年的青春作為,彰顯了青春風采。
圍繞“美麗礦區”創建,該礦團委精心策劃、積極行動,組織青年志愿者在礦區栽種新苗木,并對礦區道路、綠化帶、礦燈房等公共區域衛生進行集中清理亮化,讓礦區環境煥然一新。同時,利用班前會時間到各區隊發放“環境整治倡議書”,解讀美麗礦區創建工作重點,號召全員自覺行動起來,愛護礦區環境,摒棄不文明行為,為建設干凈、整潔、文明的礦區環境而共同努力,用實際行動守護“美麗礦區”創建成果。
山河不負追夢人,奮斗永遠正青春。下一步,該礦團委將持續凝聚青春力量,聚焦主責主業,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共青團引領青年、凝聚青年、貼近青年的優勢,持續深化“青字號”品牌建設,為礦井安全穩定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