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青工作
弘揚雷鋒精神,培育時代新風。3月份,胡家河礦團委開展了“學雷鋒、樹新風、青春志愿行”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從義務理發到植樹造綠,從光盤行動到便民服務,百余名青年志愿者走進養老院、復綠矸石山、倡導新理念……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雷鋒精神,讓文明之花在礦區處處綻放。
銀發煥新顏 義剪傳溫情
3月3日,該礦志愿者王彥龍、高富鵬等10名志愿者帶著理發工具及日常藥品來到長武縣養老院,看望在院孤寡老人,為他們義務理發、清掃房間、聊天按摩……

“爺爺,今天給您剪一個倍感精神的發型……”志愿者們一邊嫻熟操作,一邊與老人親切交流。此外,志愿者們為老人們送去了感冒靈顆粒、咳嗽糖漿等常用藥品,幫助老人打掃了房間衛生,在為老人按摩捶背的同時,傾聽他們講述以往的故事、分享現在的生活趣事,溫馨的氛圍讓平日里略顯冷清的養老院多了一份家的感覺。
“你們不僅幫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胡家河礦的志愿者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份用心用情的服務讓我們深受感動。”82歲的張爺爺及養老院負責人感動地說道。
“光盤”見美德 節儉樹新風
3月5日,志愿者們早早便在職工食堂門口等候,為過往的職工發放了《文明用餐倡議書》,并耐心講解“光盤行動”的重要意義。

“以前不合口味的飯菜就直接倒掉,現在大家都互相監督,‘曬光盤’成了新時尚。”該礦職工感慨道。午餐時段,志愿者們穿梭于餐桌之間,適時提醒:“師傅,建議您先打小份,不夠再加。”“湯要少盛多次,避免浪費。”在他們的帶動下,職工們逐漸養成了“吃多少要多少”的良好習慣,餐廳廚余垃圾明顯減少。
此次活動通過“宣傳+示范”的方式,讓節約理念深入人心。正如礦團委負責人所說:“我們要讓‘光盤’不僅是一句口號,更要成為每位職工的行動自覺。”如今,文明用餐的新風尚正在礦區蔚然成風。
揮鍬播綠意 礦山沐春暉
3月11日,60余名干部職工、團員青年志愿者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肩扛樹苗、挖坑培土、澆水育苗……盡管大風呼嘯,志愿者們的熱情不減。

活動現場,鮮艷的“小紅帽”在春日陽光下格外醒目。揮鍬挖坑、扶正樹苗、培土圍堰、提桶澆水……志愿者們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辛勤勞作,1000余棵國槐、楊樹等適生苗木在矸石山上“安家落戶”,新栽種的苗木整齊排列,在春風中搖曳生姿。臨結束前,大家紛紛在自己親手栽種的樹苗前合影,期待著“他們”的茁壯成長。
此次活動不僅體現了該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的決心,更展現了新時代礦區建設者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綠色家園的責任擔當,為推進礦區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蓬勃生機。
滴水聚礦心 節流筑未來
3月22日,該礦組建5支志愿者宣講小隊,分別走進采掘及輔助區隊,向班組職工解讀國家環保政策、法律法規及節約用水的重要意義,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用自身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在防沖隊,志愿者們播放了精心準備的科普短片《一滴水的旅程》,讓職工們直觀感受到水資源的彌足珍貴,引發大家對節約用水的深度思考。“咱們井下除塵用水如何循環利用?”“家庭中有哪些節水小妙招?”節水知識快問快答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這些緊扣工作與生活實際的問題,促使大家對節水問題展開更為深入的思索。來到綜掘一隊,志愿者們結合礦井實際,重點介紹了“一水多用、人走水停”等實用節水技巧,倡導大家要嚴格落實水煤泥管控措施和設備維護管理,堅決杜絕出現“跑、冒、滴、漏”等現象。
此次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升了廣大干部職工節約用水、保護生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礦井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魏銥遙)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