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青工作
今年以來,孟村礦團委聚焦“團員青年成才 助力安全生產”工作主線,從思想教育、技能提升、創新創效等方面持續發力,以青春之力護航礦井行穩致遠。

強化思想,讓安全理念入腦入心。該礦團委堅持把加強青年職工思想建設擺在首位,創新構建“‘三會兩制一課’+安全微課堂”立體化教育體系,將崗位流程標準化知識、安全警示案例深度融入青年理論學習,引導青年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建立固態化學習機制,通過周三“夜校”、班前會等渠道,定期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比賽等活動,進一步激發青年職工學習安全知識的熱情,營造“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的濃厚氛圍。
“VR事故場景的窒息感讓我后背發涼,這比任何口頭警告都震撼……”該礦團委創新采用“VR情景模擬+親歷者訪談”的方式進行事故案例學習,讓青年職工身臨其境感受事故帶來的嚴重后果,深刻汲取教訓。

薪火相傳,以匠心育苗引人成才。為充分發揮技術骨干“傳幫帶”作用,持續推動青年職工技能提升,擴容礦井人才儲備,該礦制定下發《“師帶徒”考核管理辦法》,明確了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兩大崗位培養目標,并從培養期限、實施路徑、考核標準三方面對師徒雙方提出具體要求。
“師傅常說,井下設備就像戰友,既要懂它的脾氣,更要摸透它的規律。”該礦巷道維修隊職工尹明明展示著自己密密麻麻的巡檢記錄本。4月1日,該礦舉辦“師帶徒”拜師儀式,四對師徒代表現場簽訂了“師帶徒”協議,在師帶徒制度的推動下,青年職工設備故障自主處理率同比提升35%,有效縮短了搶修響應時間。
此外,該礦團委還定期舉辦技能比武和崗位練兵活動,為青年職工提供展示才華和交流學習的平臺,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和創造力,為礦井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創新提效,憑青春智慧驅動發展。“我是一名井下電工,目前井下回收電纜費時費力,需要8—10人合作才能完成,如果能夠在平板車上加工一種新型的卷電纜裝置,將會大大節省人力。”為激發青年職工創新熱情,該礦積極搭建技術交流平臺,大力開展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對于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建議給予獎勵。4月份以來,共征集合理化建議80余條,采納70余條,落實15余條。
青年職工思維活躍、敢于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該礦依托創新工作室,聚焦生產現場“疑難雜癥”集中開展技術攻關。抽采隊青年職工孫哲創新利用MATLAB軟件編寫程序并應用至定向鉆孔施工,實現了鉆孔軌跡調整實時指導,有效提升了鉆孔施工精度;綜掘一隊自主創新懸掛滑輪式電纜拖拽裝置,有效解決了井下錨桿臺車電纜拖地磨損等難題……該礦青年職工積極投身創新實踐,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杜孟孟)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