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建設
今年以來,救援中心聚焦“建強基層、夯實基礎”目標,以精準賦能為抓手,從思想引領、技能提升、機制完善等多方面發力,讓班組建設這片“沃土”持續煥發生機,催生出一朵朵實戰能力過硬、作風紀律嚴明的“先鋒之花”。
思想賦能,筑牢“精神堡壘”。各中隊將政治理論學習與礦山救援使命教育融入小隊日常,通過“班前微課堂”“案例分享會”等形式,讓“生命至上、科學救援”的救援理念深植每名指戰員心中。針對年輕隊員多、思想活躍的特點,各小隊創新開展“老帶新、師帶徒、優帶差”結對活動,老隊員用親身經歷講述救援故事、傳承奉獻精神,年輕隊員在耳濡目染中強化責任擔當。如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已成為每個小隊的行動自覺,思想上的“向心力”轉化為搶險救災時的“戰斗力”。

技能賦能,鍛造“救援尖兵”。各中隊以“貼近實戰、高于實戰”為標準,為每個小隊量身定制技能提升計劃。每月實戰化演練中,各小隊模擬井下火災、瓦斯爆炸等復雜險情,從災區探查、氣體檢測、現場處置到傷員轉運,每個環節都嚴格對標實戰要求;每季度救援技能對抗賽聚焦儀器操作、綜合體質、醫療急救等核心科目,以賽促練、以練促精,讓隊員在比拼中找差距、補短板。同時,利用VR模擬訓練系統,讓指戰員在虛擬場景中練就過硬的實戰水平,有效提升了應對復雜險情的處置能力。

機制賦能,激活“內生動力”。各中隊建立了“小隊自評、交叉互評、中隊考評”的三維考核體系,將日常訓練、標準化考核、安全管理等納入考核范圍,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掛鉤,讓“干好干壞不一樣”成為常態。此外,還鼓勵各小隊自主創新,開展“金點子”案例征集,支持各小隊在小改小革、管理方法、戰術優化等方面大膽探索。今年以來,創新“呼吸器排水閥過濾裝置”“變色硅膠加熱還原法”“災區電話推拉車”等項目12項,經實踐檢驗后在全中心推廣,提高了裝備的穩定性,降低了裝備耗材成本,實現了救援現場通信聯絡更便捷高效。
如今,走進救援中心,每個小隊都像一個充滿活力的“戰斗單元”,訓練場上,指戰員們揮汗如雨、精益求精;學習室里,大家鉆研業務、交流心得;救援現場,小隊上下協同作戰、無畏沖鋒。在精準賦能的“滋養”下,班組建設的“沃土”正不斷孕育出新的成果,為礦山安全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張臺)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