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生活
每到國慶,我如同候鳥般從咸陽來到彬州市。有時,爸爸開車來接我們,有時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匆匆忙忙地趕高鐵。去年國慶,路上嚴重堵車,我們沒有趕上高鐵。我記得那天下著雨,媽媽拉著我、抱著弟弟,拖著箱子,我們一同躲在咸陽汽車北站的肯德基里。
天慢慢黑下來,開往彬州市的大巴車停運了。媽媽說,她不敢坐黑車,怕把我和弟弟丟了。“嗨,媽媽太膽小了,我都說了我可以保護她的。”當時我這么想著。后來,媽媽帶著我們坐上開往乾縣的大巴車,給爸爸打電話,讓他到乾縣接我們。我們在乾縣買了虢家包子,吃了特別有名的豆腐腦。
今年國慶節,能能爸爸帶我和弟弟來彬州市。一路上,弟弟緊緊依靠著我,這是在家我享受不到的“幸福”。媽媽在宿舍樓下接我們,我覺得她特別高興,她帶著我和弟弟去吃烤肉,我們興奮地跳了起來。我知道,國慶節,媽媽很忙,她總說腰疼、背疼、頭疼……讓我們去爸爸單位,不要總待在她這里。可是,我們就是想跟她待在一起,跟她參加各種活動。
國慶節第一天,我參加了職工“健步走”。賽前,媽媽說,這是“健步走”,不能跑,跑了就是違規。我和弟弟擠在隊伍里,聽到一個伯伯打出“發令槍”,我如同兔子一樣沖了出去,周圍的叔叔阿姨都笑了。我跟隨他們一起意氣風發地在進礦路上快樂奔走,為玩鬧,也為了獎品。
國慶節第二天,叔叔阿姨們在辦公樓前廣場進行“廣播體操”比賽,他們整齊的動作,陽光的姿態,看得我激動萬分。我手持國旗,臉上貼著五星紅旗的貼紙,與參加比賽的叔叔阿姨合影,滿滿的愛國信念油然而生。
國慶節第三天,劉昊叔叔帶著礦區小朋友玩“旱地冰壺”比賽。這個項目不是我擅長的,一出手就“失利”,眼睜睜地看著媽媽把獎品發給別人。我很不高興,每次參加活動,其他小朋友沒有獎品的時候,媽媽就順手把我的獎品給了別人,承諾后面給我補上,可是從來都沒有兌現。
國慶節第四天,我跟弟弟參加“投壺”游戲。投壺之戲,古風今韻,但這項活動需要專注力,這真是我的“弱勢”。我看著叔叔阿姨、小朋友們互相傳授命中技巧,為每個投進的精彩瞬間喝彩。我充當了“志愿者”,給大家發獎品,這個活干起來特別快樂。
國慶節第五天、第六天,我想,我會在媽媽的催促中趕作業,趁著她開會的間隙偷偷跑出去玩。這個國慶,我每天帶著弟弟起床、疊被子、洗臉,然后去餐廳買兩個雞蛋、兩個烤腸、兩籠包子……我們坐在食堂里,邊吃邊聊天,特別愜意。這個國慶假期,我學會了很多技能。
我問媽媽,為什么放假還有這么多叔叔阿姨要上班。媽媽說,叔叔阿姨們是用“煤礦黑”守護“中國紅”。叔叔們的“黑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望著高高飄揚的紅旗,我看懂了叔叔們忙碌的背影,這是節日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筑起了“穩生產、保安全”的堅實堤壩,用實際行動守護初心誓言,踐行使命擔當,詮釋了彬長人對祖國的最長情告白……(文家坡礦職工家屬 王景鑠)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