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生活
“太乙鐘靈聚此間,天開形勢占秦關。” 在詩人余作梅的妙筆之下,秦楚古道化身一幅氣勢磅礴的畫卷在我眼前緩緩鋪展。僅寥寥數語,便將古道的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讓那靈秀之氣在字里行間輕輕彌漫,激發出我對那古老而神秘土地的無限憧憬與向往。

懷揣著對古人的追慕,我踏上了探尋秦楚古道之路。這條綿延約一百五十公里、連接秦山楚水的古道,宛如一條歷史的長鏈。雖歷經兩千余年的風雨洗禮,大部分已悄然隱沒于歲月的塵埃之中,但穿越終南山的這一段卻奇跡般留存下來。它仿若一條自天際垂落的細繩,隱匿在蒼翠綠意之間,一端系著長安的繁華盛景,一端向著荊楚大地悠悠伸展。漫步在這古道上,每一步都似踏在時光的琴弦上,奏響歷史的旋律,那古人的低吟淺唱仿佛在耳邊回響,對往昔歲月的遐想如潮水般在心中涌動。
沿著明清乃至漢唐的足跡前行,我仿佛在時間的長河中迂回穿梭,深入歷史的幽深處。路旁,枯藤纏綿老樹,宛如一位老者在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悲歡離合。遙看那千年古道,曾經的繁華鼎盛如過眼云煙,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令人不禁喟嘆世事的無常與滄桑。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白居易、賈島悠游于山水之間,他們在這如畫的古道中尋找心靈的寄托,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篇。這里,還有那穿梭于云朵間的馬幫,有流離失所卻堅韌求生的難民,他們的故事就像一幅幅色彩斑斕、生動鮮活的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為這秦楚古道更添了幾分厚重與神秘之美。
巍峨的秦嶺,重巒疊嶂,云霧繚繞,一如千年前的模樣,截斷了南下的寒潮與北上的暖流,束縛了鳥兒的翅膀,阻攔了云彩的行程。然而,川流不息的車輛找到了新的路徑,借助一條長隧道穿越重重障礙,抵達彼岸。這不僅是物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靈與文化的旅行,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承載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
行走在這條飽經風雨滄桑的古道上,千百年來的塵世喧囂早已隨風而去。站在歷經滄桑的終南之巔,眼前云霧如滄海,時聚時散。時光荏苒,世事無常,唯得失皆坦然,寵辱亦不驚,去留總隨意!(救援中心 孟梟)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