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生活
當冬日的寒風掠過大地,雪花在空氣中翩翩起舞,春節就在不遠處輕輕地走來。它帶著傳統的氣息,帶著家的溫暖,帶著一種無形的力量,把每一顆漂泊的心召喚。那份年味,早已深深融入了我們的血脈,化作一種獨特的情感,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
過年,是屬于每個中國人的時刻。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內心深處總有一份期盼,那是對團圓的渴望、對家鄉的思念。我們時常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穿梭,忙碌與漂泊充斥著生活。對許多人而言,過年意味著停下來歇一歇,意味著無數的家庭團聚,意味著親情的碰撞與融合。家鄉的每一條小巷,老屋的每一扇窗,似乎都在等待著我們的歸來。
記得小時候,每到臘月二十幾,母親便開始忙碌地準備年貨。家里總是充滿了熱氣騰騰的味道——蒸糕、炸丸子、腌臘肉、包餃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味逐漸填滿了整個房間,甚至是每個角落,仿佛空氣中都洋溢著溫馨的祝福。各種味道時常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無以言表的香氣,逐漸成為內心深處的惦念。我曾無數次站在母親身邊,看她雙手忙碌,心里滿是對新年的期待與憧憬。她說:“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那句簡單的祝福,竟成了歲月流轉中的恒久記憶。
而今,離家已久,每逢春節,總忍不住回憶起那些溫暖的瞬間。盡管已沒有了小時候的無憂無慮,盡管時間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樣貌,但每年春節,心底總會浮現出無數溫馨的畫面,仿佛這個世界所有的辛苦與勞累,都在一頓年夜飯中找到了歸宿。其實,是過年給了我們一個停駐的理由。它是時間的一個節點,是人生的一個儀式,它提醒我們,不管走得多遠,心中始終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回去。無論歲月如何流轉,無論身邊的世界怎樣變化,那份歸屬感始終未曾改變。正如唐代詩人杜甫在《登高》中所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過年就如同這滾滾長江,它帶走的是過往的歲月,帶來的卻是嶄新的希望。
除夕夜晚,爆竹聲聲,燈火璀璨,每一縷煙花都像是對過去一年的告別,對未來一年的期許。親朋好友圍坐一堂,笑聲與祝福相伴,歲月似乎也在這一刻靜止了。過年,不僅僅是對節令的慶祝,更多的是對家的守望,是對親情的期盼。那一刻,我們圍坐一堂,放下了忙碌,收起了浮躁,帶著那份久違的溫暖和安寧,沉醉在歡聲笑語中。
其實,過年不僅是一個節日,更不是一個瞬間,它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歸宿,是一段時間的儀式,是那份始終不變的情感。年味悠悠,思鄉的情愫在心頭蔓延,歸心似箭的渴望愈加強烈。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在心中默默祈愿,愿所有的親人安康、團圓,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不負時光,珍惜每一個擁有的瞬間,愿每個離鄉者心中都存在著永遠不變的溫暖。(文家坡礦 宋耀春)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