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緊扣“強安全、精治災、優接續、提質量、增效能、促發展”工作主線,錨定掘進單進、工程質量提升目標,深化采掘接續調整,多舉措發力掘進革命,提檔升級掘進管理水平,助力礦井可持續發展。

轉變思想 掘進管理再強化
掘進管理是制約礦井采掘接續平衡和安全高效發展的“牛鼻子”,針對礦井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繁重的治災工序等因素,如何推動高效快掘、安全支護、銜接有序的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建設,已成為胡家河礦當前的重要課題。為有效保證采掘接續科學、合理、穩定,該礦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各項工作部署,總結形成“1345”掘進管理體系,不斷優化掘進各環節施工組織,扎實開展掘進調研活動,充分發揮專項活動引領及礦領導、業務部門幫扶指導作用,強化正向激勵與專項考核力度,層層傳遞掘進壓力,切實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全面跟進,力保年度掘進任務順利完成。

科學治災 治災工效再提升
災害治理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基礎,在現有災害治理基礎上,該礦以突破多元災害耦合治理技術“瓶頸”,引進治災新技術、新工藝,持續優化“一區一策、一巷一策、一段一策”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超前實施掘進區域井上井下協同治災舉措,降低掘進期間治災環節工程量,優化治災措施,減少施工影響。堅持采掘部署源頭設計,引進智能化和立體治理技術,穩步提升沖擊地壓預測預報精確性和及時性。推進礦井地質透明化建設,執行“長探長掘”探放水舉措,常態化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堅決落實“構造不治不采、不治不掘”。加快井下“清涼行動”設備購置和方案實施,創造舒適作業環境。強化治災工效提升及誤時考核,切實做到災害治理服務巷道掘進施工。

系統保障 掘進裝備再升級
“四化”建設是提升掘進單進水平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徑,該礦加大掘進裝備投入,持續優化綜掘工藝,403盤區治災巷投用掘錨一體機、用好TBM護盾掘進機、購置巖巷掘進機,提升掘進效率。完善綜掘配套設備,掘進工作面后配套使用液壓錨桿鉆車、管路安裝機、巷道修復機等輔助設備,提升機械化程度。掘進工作面投用自移機尾、永磁電滾筒皮帶,簡化運輸系統,“一條皮帶管全巷”提升主運輸系統運行效率。優化主、輔運輸系統,提升運輸效率,持續開展輔助運輸提升專項活動,推進井下高速公路環網建設,掘進工作面每500m施工倒車硐室,實行運人到崗,提升系統保障。
優化施工 循環效率再提升
該礦執行“四快”原則,要求交接班速度快、治災檢修效率快、施工準備轉換快、循環組織工效快。掘進工作面交接班期間實行定制化運輸,實現運人到崗,提高交接班效率。堅持正規治災和檢修,治災執行定時定量考核,開機率執行限時考核,倒逼效率提升。明晰安全檢查、工器具、材料準備分工與時間要求,施工準備做到各司其職“流水線”作業。常態化開展轉崗培訓、脫產培訓、“大講臺”、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提升施工組織能力,提升循環截割、支護、鏟底出渣、皮帶延伸等作業效率。按照“三高一低”設計原則,推廣高預緊錨索、Ф28.6mm高強度錨索支護,以質量代替數量,降低支護密度,深化“梯次”支護工藝作用,發揮快掘設備性能。

強化落實 人員保障再提升
該礦推行“巷長制”責任包保,各采掘頭面明確包保礦領導、業務部門及專干,采取礦領導包保、科室督導、區隊主抓的三級責任溝通協調推進機制,壓緊壓實各級管理職責,提升工作落實力度及工作效率,切實做到掘進單進、工程質量全面提升。發揮基層區隊主體責任和示范引領作用,依托“五好”區隊、“五星”班組、“五佳”員工創建活動,積極打造金牌班組,實行重獎激勵政策,樹立第一副隊長管理模式,統籌考慮,通盤部署,確保掘進高效施工。(宋紅立)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