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一朝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秋即逝、冬將至,彬長發電公司1號機組也從停爐檢修迎來了鍋爐點火的關鍵時刻。自此次鍋爐停爐檢修以來,彬長發電公司熱工、電氣檢修、鍋爐、汽機專業眾人通力配合,搶抓工期、奮力拼搏為點火試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確保鍋爐點火試驗一次成功,全體職工以辛勤汗水為“槍”,以專業素養和勤勞勇敢為“矛”,團結互助、精神抖擻地奮戰在各條檢修戰場,高質量完成每項檢修任務。

倒計時48小時——鍋爐消缺計劃啟動。荻花秋,瀟湘夜,佳景如屏畫。不同于白日的擁擠和喧囂,傍晚的廠區別有一番靜謐的美感。但在如火如荼的1號機組檢修現場,盡情揮灑汗水的員工卻無心欣賞這份秋夜的饋贈。鍋爐防磨防爆檢查已全部完成,可仍有缺陷亟待解決。距離兩天后的點火試驗只有不到48小時,鍋爐緊急消缺刻不容緩。工程部鍋爐專業負責人沉著應對,迅速組織精兵強將在鍋爐內部開展“作戰計劃”。
“按照分工,我們今天要完成全部鍋爐消缺工作,消缺結束后要仔細排查到位,不留下一絲死角。”面對世界首臺66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消缺工作并不容易,大家遇到的問題甚至是全新的,是沒有解決經驗的棘手問題。從管材配件的選擇到實際消缺工藝的確定,從人員安排再到任務的籌備安排,每一步都必須小心謹慎,不容有任何瑕疵。
但身經百戰的“鍋爐人”越過層層阻礙,打著高光手電,在密密麻麻的排管中小心行進著。或穿梭,或攀爬,實在難以通過的地方還要跪著行進。盡管狹小的空間限制了他們的行動,但檢查消缺的動作卻沒有半點輕疏。
“今晚的工作量可不小,大家加把勁,絕對不能耽擱后天的水壓試驗。”部門主管給大家打氣。
鍋爐內,銀色的頭燈光芒如同利刃一般,劃破了黑暗的墨色,“鍋爐人”向設備頑疾發起了總沖鋒。
確定缺陷位置,檢查周圍環境,按照流程對施工位置進行隔離。面對困難的作業環境,參與的每個人都小心謹慎,大家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確保消缺的每一步都完美無缺。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時間過得飛快,職工們的“戰袍”早就被汗水浸濕,但是他們的動作依舊精準,目光也始終沒有離開過作業區域,生怕錯過任何施工細節。
晚上10點,經過6個小時的艱苦奮戰,鍋爐內消缺工作結束。管路問題全部解決完畢,經檢驗嚴密無誤。
月光下,結束工作的“鍋爐人”身影越拉越長。他們用辛勤的汗水、艱辛的勞動和執著的付出消除影響鍋爐安全穩定運行的隱患,撐起了鍋爐安全的一片天。

倒計時24小時——驗收小分隊在行動。“叮咚”“叮咚”……一大早,試運指揮部的微信工作群就被一大串消息刷屏了。為了保證此次鍋爐點火的萬無一失,他需要按照規程要求完成對設備部件及閥門狀態的最終檢查。
“大家不要著急,一定要注意巡查質量,每一處設備都要巡查到位。”工程部主任叮囑道。“不怕慢、就怕站”是他從檢修開始之前就一直強調的。
為了保證鍋爐點火實驗的一次成功,檢修部精銳盡出。從鱗次櫛比的管線,到受熱面死角的困難點位,再到邊角之處的小閥門,他們相互配合,分工協作,認真仔細檢查,生怕放過任何一個破綻。
“再熱器、過熱器區域巡查已結束,確認沒有異常。”
“全部閥門已回收完成,放空氣門和各手動門狀態已確認。”
一個個好消息相繼傳來,更多的設備風險被徹底排除。參與巡查的人員卻沒有絲毫大意,一邊確認設備驗收參數,一邊按照規程要求標記第二天點火試驗流程中所需的設備。
秋日的現場環境褪去了些許燥熱,但悶熱的鍋爐廠房內部仍然讓人渾身黏糊糊的難受。盡管如此,全體檢修人員仍沒有半分退縮。從關鍵指標、關鍵工序的反復確認,到檢修記錄中重點數據的反復揣摩,再到全過程監管的技術管理體系,不大的廠房被檢查人員巡視了一遍又一遍。專工和技術人員還時不時詢問設備調試狀態,確保萬無一失。
現場設備狀態確認完畢,夜晚的檢修樓內依舊燈火通明。辦公室內,參與點火試驗的工作人員還在討論著最后的操作細節。
“快回去休息吧,明天再接著干。”“沒關系,我覺得這個地方明天的巡查操作還能再優化一下,我再看看資料。”
這樣的對話不知重復了多少次,而這也僅是本次鍋爐點火試驗前期準備工作中的一個縮影。為了高質量完成本次檢修任務,他們主動放棄休假,扎根現場,用真才實干踐行了電廠人的堅守。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彬長發電公司全體職工堅定奮斗者的姿態,壓力之下,無畏阻擋,以團結協作為翼,以刻苦鉆研為帆,用必勝的決心在本次1號機組停爐檢修的種種考驗之下乘風破浪,在生產現場留下了奮斗的印記,共同譜寫了“共赴山海、追光前行”的奮進樂章。(田名則 王振凱)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