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四種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跳出“指令”框架 植入“協同”基因 以服務轉型實現合作共贏
孟村礦黨委副書記 工會主席 周培良
在傳統觀念中,甲方往往處于主導地位,習慣以命令式的方式與乙方溝通,注重的是自身的需求和利益,而乙方則以滿足甲方需求為導向開展工作。用“乙方”思維做“甲方”,從理念內涵看其實是“賺錢”思維的延伸,這一理念的核心,是要求我們打破固有思維定式,主動轉換角色,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將“我要做什么”轉變為“我們需要共同做什么”,以廣大干部職工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關鍵標準。
一、轉變思想觀念,以“乙方”思維重塑“甲方”角色
用“乙方”思維做“甲方”并非簡單的角色倒置,而是一種主動服務意識與全局思維的深度融合。作為“甲方”,我們不僅要明確自身的管理目標和需求,更要站在“乙方”的角度,洞察其潛在訴求,以更靈活、更主動的方式開展工作,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轉變觀念,去服務基層、服務職工、服務發展,更好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審視當下,我們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改進之處:
(一)服務職工方面:在與專業后勤管理公司協作過程中,存在“重指令傳達、輕協同溝通”的傾向,未能建立常態化的職工需求共享機制,導致他們對職工多樣化的飲食偏好、住宿需求等掌握不精準,缺乏前瞻性地洞察潛在需求、主動設計服務項目、創造新價值點的意識和能力。
(二)生態環保方面:在礦井生態環保工作推進中,存在“重合規達標、輕系統優化”的問題。例如,環保方案制定時對行業前沿技術、區域生態特點的調研不足,導致部分環保措施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對礦區周邊生態敏感點的監測數據共享機制不完善,與環保監管部門的信息互通存在滯后,未能形成“預防-治理-改進”的全鏈條管理思維。
(三)項目建設方面:在項目規劃與實施過程中,存在“重進度指標、輕協同效率”的傾向,有時過于強調自身的要求和標準,而對合作伙伴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關注不夠。例如,項目前期與設計單位、施工方的需求對接不夠細致,項目推進中的跨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質量的監管多依賴階段性驗收,未能與施工方建立實時反饋的協同改進機制。
二、提升服務效能,以“乙方”思維落實“甲方”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的服務對象需求各有側重:職工期待專業、精準的后勤保障;礦井生態環保需要系統、可持續的治理方案;項目建設追求高效、優質的協同推進。只有精準把握這些需求,才能將工作做到實處,贏得各方的認可與支持。
(一)從“領導職工”到“服務職工”
將“乙方”思維轉化為具體行動,要求我們在內部管理中踐行“服務增值”理念,變“行政管理”為“效能支撐”,以“職工滿意”為導向,推動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型。一是建立常態化協同機制,每月召開“甲方-后勤公司-職工代表”三方溝通會,共享職工需求調研數據,共同制定服務優化方案,例如針對職工提出的“夜班餐品種單一”問題,聯合設計“錯峰供餐+個性化預訂”模式。二是完善服務評價與反饋鏈條,引入“職工滿意度實時評分系統”,將評分結果與后勤公司的服務費用、續約資格掛鉤,同時建立“問題快速響應通道”,對職工反映的問題,2小時內響應、24小時內解決。三是推動后勤服務從“基礎保障”向“增值服務”延伸,增加飲食種類、為井下職工提供高熱量夜宵等,讓后勤公司的服務方案更具針對性,從“統一供給”轉向“精準匹配”。
(二)從“被動環保”到“主動環保”
以“乙方”思維推進生態環保工作,需跳出“達標即可”的慣性,站在“可持續發展”與“區域生態共建”的角度,強化與專業機構的協同治理。一是深化與環保技術團隊的深度合作,邀請專業機構參與礦井環保規劃的全流程設計,結合礦區地質特點、周邊生態敏感區分布,共同制定“源頭防控-過程治理-末端修復”的系統方案。二是建立環保協同運維機制,與設備供應商、運維團隊簽訂“全生命周期服務協議”,明確設備巡檢、故障處理的責任與時限。三是推動生態環保與區域共建融合,主動與地方環保部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將礦井環保工作納入區域生態治理大格局,實現“企業達標+區域受益”的雙贏。
(三)從“管理乙方”到“合作共贏”
踐行“乙方”思維不是弱化管理權威,而是以更科學的方式提升管理效能,也不是放棄“甲方”權益,而是以更長遠的眼光營造和諧環境。一是強化項目前期協同規劃,在項目立項階段即組織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召開“需求對接會”,明確項目功能定位、施工難點、資源保障等關鍵信息,形成書面化清單,避免后期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返工。二是建立項目全周期協同平臺,實現甲方、施工方、監理方在施工進度、材料進場驗收記錄、質量檢測數據等方面實時信息共享,同時對滯后進度、不合格項要及時提醒相關方,推動問題閉環解決。三是完善協同激勵機制,將施工方、監理方的協作效率與付款比例掛鉤,同時設立“協同創新獎”,鼓勵各方提出優化施工流程、節約成本的建議。
三、抓牢作風建設,以“乙方”思維強化“甲方”保障
堅持以“乙方”思維為導向,要始終保持積極進取和奮發有為的姿態,擔責盡責,把自己的熱情投入到礦井的建設發展中。一是各類會議要堅持以解決問題為重點,推動從“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延伸,不斷提高會議效率,扎實推動落實,讓“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成為常態。二是強化機關部室效能建設,推動工作模式從“重監管、輕指導、少服務”向“指導與服務并重”轉型,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的執行意識、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一方面針對基層“訂單式”需求主動響應,切實解決基層急難愁盼;另一方面堅持“一線工作法”,在深度調研中精準捕捉真問題,以務實舉措推動問題真解決,持續減輕生產輔助區隊工作負擔。三是結合陜煤集團“奮進者”文化、“四種經營理念”、公司“創變”企業文化、礦業公司“精嚴細實”執行文化,大力推進全過程管控,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見行見效。
用“乙方”思維做“甲方”,本質就是大力提升干部職工主動服務企業意識,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我“造血”功能,更有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樹牢“乙方”思維,不僅關乎企業生存,更有利于企業實現價值創造,走向更光輝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