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四種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以“乙方”思維踐行服務職工理念 用“甲方”責任夯實民生福祉基礎
生產服務中心副總經理 劉興
企業以職工為本,職工以企業為家,企業好、職工好,職工好、企業更好。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琪強調要樹立“乙方”思維,要求用“乙方”思維做“甲方”,作為分管后勤管理工作的副總經理,我深知后勤工作涉及職工“衣食住行”,必須打破傳統思維定勢,主動轉換角色認知,把職工當“甲方”,以高質量服務重塑工作理念和行為模式,全力促進后勤管理效能提升。
一、堅持“發展依靠職工”,把“任務導向”變成“需求導向”。
后勤管理工作若秉持“甲方”視角下達任務,則易偏離服務本質,形成目標悖離。審視傳統后勤服務模式,其在服務理念、方式及管理機制等方面存在局限:觀念相對保守、服務方式單一、體制機制靈活性不足。日常服務實踐中,常以完成既定任務為目標,忽略后勤服務的根本屬性,客觀上助長了“等、靠、要”等消極觀念。
近年來,中心堅持以服務職工為核心,積極轉變職能定位,主動關切職工需求與困難,推動服務模式由“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轉變,致力于實現后勤服務的精準化、常態化和便利化。
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并實施《后勤管理辦法》,設立后勤管理領導小組,對廠區安保、通勤車運營、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物資車輛出入管控、環境衛生及綠化維護等關鍵環節進行系統規范,有效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
突出服務重點。大力開展“服務意識提升”專項行動,通過意見征集、餐飲安全專項巡查等,主動傾聽職工需求、解決難題,將職工滿意度納入考核“硬指標”,讓“服務優先”成為行動自覺。
強化人員培訓。以“隊伍專業化、服務精細化、管理規范化”為目標,定期組織后勤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培訓,聚焦制度學習、服務(接待)禮儀、餐飲衛生等方面,著力提升后勤隊伍的服務意識與職業素養。
二、堅持“發展為了職工”,用“服務理念”重塑“管理思維”。
后勤管理工作是企業運行的基本保障,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用“乙方”思維做好后勤服務工作,關鍵是把“管”的動作轉化為“做”的行動。一直以來,中心持續健全完善后勤工作管理體系,積極倡導甘居人后、厚道老實、勤奮務實的后勤服務理念,讓供應多一分高效、讓服務多一分細致、讓飲食多一分美味、讓安全多一分可靠,把“真誠真情、精心盡心”融入職工心間,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讓“立即辦、認真辦、辦得快、辦得好”成為常態,推動后勤服務從“基礎保障”向“增值服務”升級。
提升餐飲服務質量,確保職工吃得滿意。通過政工例會、基層調研等方式,積極征集職工對食堂的意見建議,定期調整用餐食譜,增加菜品種類,引入地方特色菜,滿足職工多樣化的口味需求。同時,認真落實值班領導“陪餐”制度,每日值班人員到職工食堂進行就餐,來到職工身邊,傾聽職工心聲,架起和職工的“連心橋”。
加強職工宿舍管理,確保職工住得放心。職工的需求,就是后勤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每月組織人員對職工宿舍安全、衛生等方面進行檢查,督促職工自覺搞好宿舍內衛生,保持環境清潔,定期維修更換照明燈、水龍頭、門鎖等老舊破損設施設備,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職工住得舒心、睡得安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優化廠區工作環境,確保職工干得舒心。結合“美麗礦區建設”,持續加強環境衛生、綠化、亮化、美化治理。嚴格執行“三灑四掃”制度,及時修復廠區綠化帶裸露黃土、破損地坪等區域,及時為廠區“增綠”,打造園林化綠色工廠,為職工們提供更加舒適宜人的工作生活環境。
加強廠區安保管理,確保職工工作安心。實行安保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按照崗位職責堅守一線,嚴格執行人員和車輛出入登記管理,恪守廠區定點巡查、巡邏制度,確保各值守區域工作平穩有序。
通過以上這些舉措,為職工創造了一個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讓職工感受到后勤服務的貼心和溫暖。
三、堅持“發展成果與職工共享”,以“結果評價”賦能“過程管控”。
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效最終要由職工的滿意度來檢驗。我們過去只關注基礎工作是否完成,忽視了管理的成效。當下,我們要更多學會用“乙方”思維看待評價,把“基層滿意不滿意、職工認可不認可、工作有無成效”作為檢驗工作的核心標準。每月在政工例會上征集職工在后勤管理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職工食堂設置職工意見征集簿等,用職工的評價去檢驗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效。
近年來,生產服務中心持續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職工需求,著力解決民生難題,對1號樓地庫進行改造,新建停車位30余個;新建自行車棚和電動汽車車棚,安裝新能源充電樁7臺,實實在在解決了職工車位緊張和充電不便的問題,為職工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兩堂一舍”方面,中心為職工宿舍安裝空調500余臺,配發被褥500余套,改造供暖、供水管路,對2號公寓樓墻面進行粉刷,對樓內老舊水路、電路、瓷磚、墻面、洗漱間、踢腳線等進行維修更換;對車間職工浴室進行修繕,增加熱水器30多臺,配發冰柜11臺;新增綠化面積1320平方米,補栽廣玉蘭、白玉蘭、紫葉李等樹木100多棵,廠區綠化面積達到12.5萬平方米,全力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草”,給職工營造溫馨生活環境,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用“乙方”思維做“甲方”不僅僅是一種服務理念,更是凝聚人心、以“職工為本”驅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引擎。今后,我將把職工滿意當作第一標準,把職工需求當作第一要求,用心用情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為中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后勤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