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如何讓每一筆支出都精準對接效益產出,是企業突破成本瓶頸的核心命題。近期,小莊礦堅持“用賺錢思維去花錢”工作思路,將“賺”的邏輯貫穿到“花”的全過程,深挖生產經營成效,讓每一分投入都成為撬動降本增效的有力支點。

錨定“賺”的目標 源頭花錢謀長遠
“花得值不值,先看能不能為‘賺’鋪路。”該礦錨定效益目標,嚴把成本支出源頭“價值關”,努力讓每一筆投入都成為降本的“種子”。在40307工作面乳化液選型中,以“性價比優先、效益最大”為標尺,開展外部調研與混合測試,引進中煤神海HFAS15-5乳化液,單價僅為原產品的41%。這一決策看似是“花錢換產品”,實則是精準的效益投資。每月乳化液費用從47.56萬元降至19.73萬元,單月節省27.83萬元,讓“花出去的錢”通過成本壓縮反哺效益。
廠區道路維修項目施工中,原本需花費1.35萬元采購土方,該礦將副井口新建配電室工程的開挖余土“就近利用”,不僅省去采購費,又減少清運成本,實現“零成本補短板”。這種閑置資源“變廢為寶”的花錢方式,正是“以賺馭花”生動注腳。

創新“賺”的路徑 工藝優化提效能
“花錢改工藝,不是成本增加,而是為效益開道。”該礦將技術創新作為“花小錢賺大錢”的核心路徑,通過工藝優化讓每一筆技術投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與成本節約。40307工作面下隅角原采用壘設發泡塊工藝封堵,該礦對封堵工藝進行優化,采用隅角大風障全斷面噴涂工藝。8月份,使用52組噴涂材料,較原工藝節省3.74萬元,實現“變廢為用、工藝升級”雙提升。
40307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采原采用預埋φ450PE管路方案,管路隨推采進入采空區無法回收。該礦優化抽采工藝,改用3趟φ500負壓風筒。8月份,投入負壓風筒費用1.02萬元,較原方案節省9.67萬元,在保障抽采效果的同時實現了材料成本的有效管控,讓技術投入成為效益增長的“加速器”。

深挖“賺”的潛力 盤活資源省著花
“閑置不是浪費,用對就是效益。”該礦以“賺”的眼光審視每一項資源,通過精細化管理讓“沉睡資源”在“花小錢”中煥發價值。針對井下牌板制作成本高的問題,推出“鋁板復用”機制,原本制作60項牌板需花費2.79萬元,復用舊鋁板僅需制作反光膜,成本降至0.76萬元,單月節省2.03萬元。這種“花小錢補短板”的方式,讓每一塊舊鋁板都成為“省錢的寶貝”。
此外,復用拆除的托盤、鎖具,將312根錨索的支護成本從13.73萬元降至8.95萬元。拆卸舊礦燈柜上的完好照明與門鎖,作為更換配件節省2.2萬元。通過修舊利廢,將原值67萬余元的閑置設備與配件修復復用,產生效益64萬元……“省下來的就是賺來的”不再是口號,而是該礦以“賺”盤活資源、做實效益的日常實踐。

凝聚“賺”的合力 全員踐行見實效
“‘賺字掌舵’不是少數人的事,要讓每個人都成為‘會花錢的賺錢者’。”該礦將“以賺馭花”理念融入全員,形成“部門帶頭、區隊跟進、人人參與”的降本格局。優化塊煤存儲與運輸流程,減少損耗、提升銷量,單月增收108.92萬元。降低主運輸系統運行時間,5小時便節省電費0.68萬元。復用文體器具,將采購成本從1.2萬元降至0.5萬元……這些看似微小的舉措,疊加起來便是沉甸甸的效益。
為讓創效意識從“要求”變成“習慣”,該礦將“掙效益”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健全篩選、落實、激勵全流程機制,充分調動全員創效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形成了“人人算成本、事事講效益”的濃厚氛圍,讓點滴積累匯聚成創效洪流。
從管理層的決策優化到一線職工的細節把控,每一分努力都在讓“花得合理、賺得實在”成為常態。該礦將繼續以“賺”為舵,讓“花錢生金”的邏輯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寫實“細處見功、點滴成金”,為礦井高質量發展夯實“效益基石”。(計忠榮)
編輯:彎桂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