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固、人才梯隊不斷壯大、降本增效成果亮眼……胡家河礦黨委緊扣“黨建工作強基固效年”主題,全力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將黨建工作的“軟實力”轉化為礦井發展的“硬支撐”,書寫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答卷。

筑牢發展“定盤星” 凝聚奮進共識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共識是發展的根基。該礦黨委精準錨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核心職能,將統一思想、凝聚合力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思想引領+決策把關”雙輪協同發力,為礦井發展精準掌舵、穩固大局。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三會一課”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將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實處。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凡涉及安全生產、項目建設、大額資金使用、干部調整等重大事項,均需經黨委會集體研究、科學論證、民主決策后穩步推進,確保每一項決策都經得起實踐檢驗。

激活基層“動力源” 破解發展難題
基層黨支部是黨的戰斗堡壘,更是推動礦井發展的“神經末梢”。該礦黨委精準聚焦基層黨建“燈下黑”問題,以“五型”機關創建為重要抓手,以標準化建設為核心牽引,創新推行黨支部“一幫一”結對共建模式,推動機關黨支部與基層黨支部精準對接、互傳經驗、攜手共進、同步提升。持續深化黨員安全實踐活動,精心打造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紅色陣地,將日常生產經營管理的各項指標和任務精準分解、責任到人,讓每名黨員干部都有明確的“責任田”,充分激發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上”的濃厚氛圍。

黨建賦能“強動能” 沖刺生產目標
該礦深入踐行黨建融入中心工作理念,持續深化“12346”黨建工作體系,讓黨支部在關鍵任務中“挑大梁”,讓黨員在生產一線“當先鋒”,將紅色優勢切實轉化為發展優勢。聚焦采、掘、機、運、通等五大專業領域的難點問題,不斷完善“揭榜掛帥”機制,黨員干部主動牽頭攻關“卡脖子”項目,實現多元耦合災害協同治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雙重提升。深化“產品、品質、品牌”建設,推動商品混煤加權平均熱值穩定在5500大卡,充分彰顯“黨建+質量”深度融合的顯著成效。深入開展“百名書記破百題千名黨員奪紅旗”主題實踐活動,推動黨支部帶領黨員降本、黨員帶動職工創新,通過修舊利廢、回收復用及技術改造累計創造經濟價值1089萬元,讓“紅色引擎”直接轉化為“效益引擎”,為礦井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鍛造發展“生力軍” 夯實人才根基
“能獲得陜煤集團‘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既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一線技能工人的莫大激勵。”從普通技術工人成長為黨支部書記的趙寒,深情道出了該礦“黨建育人才”的顯著成效。
該礦始終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持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考核激勵、離職轉崗等管理制度,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和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整體素質持續提升,有效激活了干部人才隊伍的“一池春水”。深化“以師帶徒,師徒共進”人才培養機制,依托職工實操培訓基地、全員培訓中心等載體,積極組織開展全員培訓、技術攻關、創新創效等活動,通過技藝傳承、崗位實踐、答疑解惑等方式,在“傳、幫、帶”中助力新工成才、青工成匠,人才“青黃不接”難題逐步破解,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田磊)
編輯:袁浩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