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為充分調動全員學習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參與降本增效行動的積極性,根據公司《關于開展“四種經營理念”落地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自5月份開始,公司面向全體干部職工開展“四種經營理念”“金點子”征集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主動學習思考,以實際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做出貢獻。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交流分享“四種經營理念”“金點子”案例。
今天推出案例分享第十五期,一起來看看優秀的“金點子”吧!
大佛寺礦:露天庫可移動式防護棚 美觀實用又降本

具體內容:為做好露天庫存放設備、材料的防雨防塵工作,防止腐蝕損壞,大佛寺礦以往使用篷布進行遮蓋。但由于篷布使用壽命較短,經風吹日曬極易老化,需要定期采購更換,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成本投入較大。對此,該礦自主設計加工可移動式防護棚代替篷布,在提高防護效果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投入。
取得成效:目前,該礦已在1#、2#露天庫投用可移動式透明防護棚,所用鋼材、PC透明瓦等材料及加工費用累計10萬元,初步估算使用壽命最少可達5年。原使用篷布進行遮蓋,兩個露天庫大概需要篷布50余張,且平均半年需全面更換一次,每張篷布按1078元計算,5年所需費用為1078×50×2×5=539000元。通過此舉,兩個露天庫累計可節約費用53.9萬元-10萬元=43.9萬元。
胡家河礦:廢舊刮板等部件“煥新復用”

具體內容:胡家河礦綜掘二隊針對井下刮板、鏈條、馬蹄環等部件易出現銹蝕、磨損、纏繞等問題,創新實施“煥新復用”閉環管理。通過建立“回收—修復—復用—儲備”全流程機制,由專人負責篩查分類:可直接復用部件經高壓沖洗與專業拆解后復用;變形磨損部件則通過校直、補焊等工藝修復并嚴格驗收。該做法顯著提升了舊件復用效率,為礦井節支降耗與綠色生產提供了有效路徑。
實施效果:實施后,所需馬蹄環、刮板、鏈條及中部槽等材料通過采用修復件,單次可節約采購成本約1784元。截至目前,已累計節約材料費8萬余元,廢舊部件復用率同比提升25%,超半數修復件已重新投入井下使用,實現了降本增效與綠色生產的雙贏目標。
小莊礦:優化綜掘機電子圍欄裝置

具體內容:小莊礦原本每臺綜掘機安裝5臺電子圍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控制臺各1臺),井下6處掘進工作面共安裝30臺,每臺投入1.7萬元,總投入需51萬元。為提升設備使用效率、降低投入成本,該礦通過對標孟村礦管理經驗,并經試驗論證,對安裝方案進行了優化調整,僅保留右前、右后、控制臺3臺電子圍欄,經測試仍能完全實現人員靠近預警功能。
實施效果:優化后,每臺綜掘機電子圍欄用量減少2臺,6處掘進工作面共減少12臺,回收的設備可用于后續更換,直接節約費用20.4萬元,在不降低安全標準的前提下,大幅壓縮了設備投入成本。
文家坡礦:設備編碼系統提升檢修工作質效

具體內容:文家坡礦選煤廠引入設備編碼系統,全面推行標準化工單管理,對風機、水泵、破碎機、皮帶機、振動篩等設備物料進行系統梳理與分類編碼,共完成設備及部件編碼3600余條、管道編碼338條、物料輸送溜槽編碼381段,并為每臺設備標注唯一ID信息,涵蓋設備類型、安裝位置等關鍵數據,構建起完整的設備身份檔案庫。
實施效果:該系統有效保障了維護設備的唯一性與可識別性,進一步提升了標準化管理效能。在維護檢修過程中,僅需提供設備編碼,系統即可實現精準定位。維護人員還可隨時查閱設備歷史故障記錄,迅速鎖定問題癥結,反饋更為及時準確。自設備編碼系統投用以來,派工時間減少約70%,故障定位時間縮短約60%,檢修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孟村礦:恒壓供水 蹚出降本增效“新路子”

具體內容:孟村礦采用排水系統清污分離的方式,在井下負責清水排放的二號主排水泵房內建設恒壓供水系統,將采空區回收的清水過濾復用至供水管網,并在供水管網關鍵節點部署壓力傳感器、流量計等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數據輸送至調度中心控制平臺,實現對供水系統運行狀態的全方位、全天候精準監控。
實施效果:該系統投運后,礦井供水系統故障響應時間大幅縮減,每天可降低水處理量約5000m3,年節約電費超80萬元、水處理成本費61萬元,管網漏損率降低40%,有效杜絕了資源浪費,推動礦井生產經營提質增效。
文家坡發電公司:電能量采集系統技術升級

具體內容:電能量采集系統是電力計量計費自動化體系的核心。文家坡發電公司當前采用的EDAD系列與DF6208電能量采集終端,存在安全穩定性不足、采集沖突(因采集周期重疊導致數據缺失)、抄表及數據核算效率偏低三大關鍵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升計算精度與數據采集效率,該公司實施了針對性改造:升級終端版本,強化系統安全性與自檢能力;錯開兩套終端的采集時間,規避采集沖突;擴展三通道采集模式并簡化數據校驗流程,優化采集與核算環節。
實施效果:升級后,電能量采集系統安全性顯著提升,有效杜絕了非法入侵;數據丟失率從3%降至0.1%以下,數據收集效率顯著提升。同時,抄表時效性提高,數據核算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內,運維效率顯著提升。
生產服務中心:冷焊工藝巧解水馬達維修難題

具體內容:水馬達是煤礦乳化液泵站的關鍵部件,長期依賴新件更換,不僅采購成本高昂,而且維修周期較長。面對這一難題,生產服務中心技術團隊主動攻關,開展自主修復,采用先進的冷焊修補工藝,通過表面打磨清洗、按比例調配TS112鋼質修補劑、精細涂敷、室溫固化及機加工等系列工序,精準恢復磨損部位尺寸,同時結合軸承等配件更換與規范組裝測試,全面恢復設備性能。
實施效果:該方案成功盤活了舊件資源,精準解決了核心故障。修復后水馬達性能達標,單件成本僅0.5萬元,較采購新件節省5.5萬元;單套乳化液泵站節約16.5萬元,全年累計減少采購支出逾66萬元。在成本顯著降低的同時,維修周期也大幅縮短,有力保障了設備高效周轉,為礦井穩定生產提供了可靠支撐。
鐵運分公司:DF7c型內燃機車電預熱鍋爐升級改造項目

具體內容:鐵運分公司現有5臺內燃調車機車,寒冷天氣下當無調車任務時機車需入庫待備,原機車燃油預熱鍋爐易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燃油消耗多,致使運輸成本升高且環保問題較為突出。分公司經過深入研究,對其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拆除機車原燃油預熱鍋爐與循環水泵,將電預熱鍋爐、循環水泵、PLC 控制柜等設備布置于整備間固定位置,待需加熱機車冷卻水時,啟動水泵和加熱器并打開截止閥,使冷卻水強制循環加熱,以實現機車滑油、燃油預熱效果。
實施效果:使用改造升級后的電預熱鍋爐,分公司每臺機車每年可節省生產成本5萬元,減少碳排放2509kg,在降本提質增效與環境保護方面成效顯著。
電力公司:激光清障儀護航電網安全

具體內容:電力公司所維護的供電線路常面臨樹木過高、懸掛異物等問題,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威脅。由于線路處于帶電狀態,清除異物難度較大,存在安全風險高、工作效率低等問題。電力公司創新應用激光清障儀助力樹障和異物清理工作。
實施效果:激光清障儀采用對電力系統主體設備無害的激光波段,從地面發射可控激光,對高空異物進行遠距離切割清除,適用于大多數架空線路及高壓裝置中非金屬異物的清除,可實現帶電、遠程、非接觸式作業,有效保障了礦區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