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今年以來,小莊礦緊扣“協同增效年”部署,深化科技創新強支撐,讓科技創新的“火焰”越燃越旺,繪就礦井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觀念“破繭”+機制“編網” 夯實創新“壓艙石”
“當前受煤炭行業周期性波動影響,經營壓力持續加大,我們要將科技創新核心戰略轉向‘降本、創效、保安’,以更精準的技術突破應對挑戰、穩固發展根基。”該礦聚焦“四種經營理念”,針對關鍵技術難題和核心裝備升級開展科技攻關,推動科技創新由“多點開花”向“修枝壯果”轉變。圍繞科技降本,通過工藝改進、流程優化和設備革新,實現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雙提升,以觀念“棄舊從新”促進生產“破壁拓維”。

為將科技創新“雪中送炭”做實,該礦以制度規范保障工作落地,修訂完善《科技管理辦法》《全員創新管理規定》等制度,覆蓋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崗位創新、工作亮點四大類別,依托勞模、工匠、技術大拿等帶頭引導職工參與創新,構建起覆蓋全流程的創新制度體系。同時,圍繞“科技降本”提質效,制定2025年《降本增效實施方案》及《零星工程“揭榜掛帥”內部競標管理辦法》,以“經濟指標統領、技術指標支撐”,探索“效益為主、效益效率結合”的立項評價體系,融合科技創新“關鍵變量”強化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人才“蓄能”+活動“造勢” 激活創新“動力源”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科技創新為人才提供成長“沃土”,二者“協同聯動”才能釋放最大效能。
該礦將人才培育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抓手,針對入職大學生實施導師制,推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練兵、比武、晉級、超越”五位一體的成長成才培育模式。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職工培訓中心和井下實訓基地等平臺優勢,技能大師、能工巧匠、創新達人擔任講師,向職工傳授技術經驗。定期舉辦專題講座、高工大講堂、對標學習等活動,培養“拿起鼠標能畫圖、握起鉗子能操作、站在講臺能授課”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為進一步激活創新氛圍,該礦積極探索“揭榜掛帥”機制,發出“英雄帖”,針對生產中的“疑難雜癥”開展技術攻關,先后優化完成40208運順應力監測系統、張拉式高預緊力長錨桿支護、北部區域集中泄水巷大直徑泄水孔等項目,并將科技成果轉化利潤與獎金分配掛鉤,除評審獎勵外,另評年度“創新狀元、創新明星、創新創效能手”,在職代會上與其他先進同臺表彰,實現物質獎勵與精神激勵同步。
實效“說話”+成果“落地” 精耕創新“豐收田”
40302采空區與19#聯巷巧用“自然高差”,替代原有電泵強制供水模式,3個月節省電費7.13萬元;升級綜掘機電子圍欄系統,6處掘進工作面減少裝置12臺,節約費用20.4萬元;優化40307工作面底煤回采工藝,形成“大鍋底”回采方式,9月份創效273萬元……該礦在“三小一練”活動中突出職工主體、班組基礎,堅持“創新無大小,能用就是寶”,引導職工立足崗位找課題、立足效益抓推廣,不僅解決了安全生產中的技術難點,還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開展水、火、瓦斯、沖擊地壓等災害專項技術攻關,形成“耦合災害分源治、多種災害協同治、時空有序立體治”的治災格局。結合成形的科研成果和創新成果,加快推廣應用步伐,讓科研成果全面服務于安全生產,切實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截至10月份,完成科研項目驗收4項,獲授權專利13項,發表論文19篇,《ARP 2018PE型地面微震監測系統監測效果技術優化工程實踐》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臨空巷道掘前長鉆孔“一孔多用”頂板定向水力壓裂技術應用研究》榮獲二等獎,《一種無軌膠輪車空氣濾芯清理裝置》《鉆尾防噴孔裝置》榮獲2025年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優勝獎。(計忠榮)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