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錨定“協同增效年”部署,厚植“四種經營理念”,以成本管控為抓手,通過精細化管理將“緊平衡”經營態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格局,持續為礦井內涵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降本有“道” 綜合施策降成本
在煤炭行業呈現“量價齊穩”的激烈競爭態勢下,該礦打破“以產增效”的傳統路徑,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成本管控矩陣,深度挖掘效益增長的全新空間。全面推行全過程、全要素材料成本管控模式,確保降本增效舉措精準落地、成效顯著。創新實施“區隊管理人員與材料員聯合初審—生產管理部門與經營管理部門聯合會審—分管領導與經營分管領導終審確認”的三級審批流程,形成從物資需求計劃提報、采購審批到領用核銷的全鏈條管控體系,確保材料成本管理實現“源頭預算控制—過程動態監管—末端績效評價”閉環運行。截至4月底,材料費累計較預算縮減120萬元。
物資管控作為生產成本的關鍵環節,流程越繁雜,資金投入、人力消耗以及庫存積壓等問題就越突出。該礦創新推行供應庫房、工作現場虛擬周轉庫、修舊利廢維修庫“三庫調劑”管理模式,穩步推進去庫存、穩消耗、控計劃、促調劑工作,確保物資計劃與生產任務精準對接,為安全生產筑牢堅實保障。

增效有“方” 開源節流增效益
為提高租賃設備使用率,該礦秉持“設備高效利用、資產價值最大化”原則,制定下發了《內部市場化租賃市場實施管理辦法》,建立租賃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臺賬,對設備型號、原值、使用年限、技術狀態等關鍵參數實施“一臺設備一檔”精細化管理,便于設備靈活調劑使用,有效提升租賃設備使用率及周轉率。同時,考核部門依據各區隊生產任務,建立詳細設備臺賬,通過動態調劑、月度考核等手段,打造“統一管理、動態調配、定價租賃、考核兌現”的閉環管理體系。僅4月份,該礦租賃費用收入就達9.6萬元,顯著提升設備周轉率,大幅削減新設備購置資金投入,為礦井降本增效注入強勁動力。
此外,該礦嚴格把控設備外委維修,制定外委修理管控舉措,堅持自修為主,建立加工件“投入—回收—復用”閉環管理臺賬,實施“回收率100%剛性考核、復用率績效掛鉤”雙軌管控機制,逐步形成“技術自主化、維修專業化”的成本管控新路徑,為礦井質量效益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節約有“術” 凝聚共識強觀念
“厲行節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念,為礦井發展添磚加瓦……”這是胡家河礦常態化開展形勢任務宣教活動的生動場景。
人人都是經營者,崗位就是效益源。該礦常態化開展“厲行節約過緊日子”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切實把當前的形勢講清、壓力講明、任務講透,樹牢“省下的是工資、浪費的是收入”理念,讓“過緊日子”思想根植到干部職工心中,有效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增、節、降”意識,在全礦上下形成全員參與降本增效、聚力挖潛的濃厚氛圍。
在該礦各區隊(車間)加工區,“變廢為寶”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生銹的U型鋼經調直機碾壓后棱角分明,報廢的錨索剪改制為皮帶扣拆卸工具得心應手,舊皮帶搖身一變成了實用的擋煤皮子……該礦堅持“能自制的不采購,能自修的不外委”原則,不放過任何一個零部件,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投入,讓廢舊物資重新煥發活力。截至目前,修舊利廢原值達169.25萬元,回收復用原值838.89萬元,創造效益504.07萬元。
降有方,增有效。該礦將緊緊牽住降本增效“牛鼻子”,以管理創新為強勁動力,以技術革新為堅實支撐,持續深化成本管控與效能提升工作,全力確保全年經營目標圓滿完成,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