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進入下半年,孟村礦緊緊錨定年度目標任務,以精細管理、自主維修、質量管控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刀刃向內深挖潛,全力推動礦井生產經營提質增效。

礦井生產涉及物資種類繁多、消耗量大,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成為了降本增效的關鍵。該礦聚焦全鏈條成本管控,堅持用庫存管理“減法”撬動成本管控“加法”,以萬噸產量、掘進延米等為核算單位,將材料使用和修舊利廢指標細化分解至各生產單位,并嚴格把控材料計劃審批、定額領用、交舊與發放流程,積極盤活閑置材料、優化庫存結構、提高周轉效率,讓“大料小用”“丟損浪費”等現象無處遁形,進一步降低冗余成本。
“我們自上而下嚴格把控各單位物資計劃申請,將各項支出清單羅列成表,確保每一筆都合理合規。”該礦材料組負責人王興超介紹。
與此同時,各單位定期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員、材料管理員對材料消耗臺賬進行比對分析,查找異常點,精準施策堵塞漏洞,讓材料成本在精細化管理中穩步下降。
設備維修是礦井安全生產中的關鍵一環,傳統外包維修不僅成本高昂,還常常因溝通不暢導致維修周期過長,影響正常接續生產。該礦直面挑戰,積極探索優化設備自主檢修流程,攻克技術難關,打開了降本增效突破口。

抽采隊精選5名技術骨干成立“鉆機檢修專項攻關小組”,將地面維修車間打造為“實戰陣地”,從拆解報廢鉆機入手,逐一破解液壓系統泄漏封堵、動力頭軸承精準更換、夾持器卡滯修復等技術難題,讓多臺“退役”鉆機重新煥發生機,發揮應有價值。
“維修后的四臺鉆機各項性能均達到生產要求,經粗略計算可節約外委維修費用近5萬元,設備完好率和周轉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說起自主維修帶來的效益,該礦抽采隊負責人王平眼里透著光。
維修期間,該隊技術骨干還進行“現場檢修教學”,在拆解、裝配過程中講解核心部件原理,帶動隊伍整體維修水平再躍升。截至目前,該隊已有12名職工能夠獨立完成常規故障檢修。
此外,該礦深入踐行用“乙方”思維做“甲方”的價值導向,定期組織召開煤質分析會,研判當前煤質管理重點、難點,通報指標完成、煤質變化等情況,及時制定對策、采取措施、加強控制,最大限度減少煤質因素影響;面對過斷層、頂板碎裂、片幫嚴重等情況,不斷優化采掘工藝與設備配套,避免出現漏頂、漏矸現象;加大煤質采樣、化驗和分析頻次,精準掌握煤質變化情況,確保原煤“采得優、運得凈”,全力保障礦井高質量發展“生命線”。
開源節流重在一分一厘,降本增效細在一點一滴。孟村礦將繼續向管理與技術要效益,多措并舉挖“金點子”,持之以恒把降本增效工作抓實、抓細、抓長、抓久,為礦井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孫超)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