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獲得行業級科技創新成果榮譽15項、發明專利授權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余項、2名職工獲評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近年來,孟村礦持續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著力打破“鐵交椅、鐵飯碗、鐵工資”,積極構建“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機制,企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經濟效益連年增長。
打通能上能下通道 實干者“有為有位”
“去年咱礦提拔的幾位年輕人非常給力,不僅工作思路清晰,干事也有沖勁,跟著他們工作真帶勁……”這是該礦職工對2023年6月通過競聘上崗的年輕干部的普遍評價。

為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構建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態化競爭機制,該礦打破傳統選人用人機制,變“相馬”為“賽馬”,制定實施《一般管理崗位競聘管理辦法》,通過報名、審查、考評、公示等形式,聘任了27名業務能力強、政治素質好、職工公認的年輕干部進入中層管理崗位,營造了選人用人的良好風氣,一批優秀的80后、90后干部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持續強化中層管理人員考核評價和日常監督管理,通過實行每月干部作風績效考核評價等次強制分布、結果剛性兌現,形成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常態化機制,真正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
拓寬能進能出渠道 “新跑道”迸發新活力
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暢通進出渠道,實現職工能進能出是該礦在三項制度改革中邁出的堅實一步。

該礦積極倡導“增人不增資、減人少減資”和“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理念,以規范簽訂勞動合同、崗位合同和績效合同為基礎,利用崗位競聘、內部轉崗等方式重新調整一線崗位人員,清理閑置人員,徹底解決崗位職工能“進”難“出”的弊病。另一方面持續優化人員結構,暢通職工退出渠道,依法強化勞動合同、內部管理制度對職工能進能出的約束和保障作用,對嚴重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不勝任工作,且經過培訓或調整崗位后仍不能勝任等符合解聘條件的,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此外,該礦嚴格按照“清退一批、吸納一批、轉正一批”的原則,擇優將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資格或在各類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勞務工、農合工優先考慮轉正,職工技能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職業生涯也愈加廣闊。
破解能增能減桎梏 提升薪酬激勵效能
“過去干著乏累,現在干著起勁兒!”這是該礦實行薪酬制度改革以來大部分職工的共同心聲。

今年來,該礦以薪酬市場化為前提,按照井下采掘一線、井下輔助、地面人均工資2.5:1.8:1的比例重新調整工資分配結構,并要求各單位區隊(車間)績效基數高于其機關同職級人員收入、一線生產崗位職工工資收入增長幅度不低于機關人員,確保薪酬分配向生產崗位職工傾斜,引導職工向井下一線流動、向關鍵崗位延伸,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熱情。同時,持續完善差異化薪酬分配機制,實施一崗一薪、易崗易薪制度,在政策制定、人才配備、任務部署、宿舍分配、資金保障、車位劃分等方面,全力向采掘一線、技能人才和關鍵崗位職工傾斜,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杠桿作用。
“全年煤炭產銷量433.91萬噸,超計劃13.91萬噸,營業收入23.21億元……”今年年初,該礦職代會暨工作會報告指出,2023年礦井綜合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這份閃亮的成績單,離不開人力資源核心要素的全面激活,更離不開三項制度改革的持續深化。
三項制度“一子落”,深化改革“滿盤活”。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推進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工作,高質量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全方位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助力礦井行穩致遠。(孫超 黃年年)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