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人才興則企業興,人才強則企業強。今年以來,胡家河礦把人才培養作為第一要務,多措并舉為人才建平臺、搭舞臺,進一步厚植人才成長沃土,著力打造一批技藝精湛、能挑大梁的高技能人才,助力礦井高質量發展。

盯緊關口 暢通技能培訓“快車道”
“我們每月會根據職工需求制定學習計劃,督促職工從被動學向主動學、從一知半解向技術大拿逐步蛻變。”該礦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說道。
選“好苗”,還要育“優苗”。為了鍛造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后備軍”,該礦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原則,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崗施教,通過采取“理論+實踐”“線上+線下”等培訓模式,以“三個一”考核方式進行效果檢驗,全面培養復合型人才。同時,依托職工實操培訓中心,積極邀請技術“大拿”、骨干員工、廠家技術人員為職工開展定向培訓,通過“點對點”指導、“面對面”培訓,實現知識汲取由“填鴨式”向“自助餐式”的轉變,不斷提升職工的操作技術水平。上半年開展各項培訓150余場,更新全員考試題庫4889道,累計完成各類從業人員培訓1125人次。

搭建平臺 暢通人才培養“專用道”
“田雷,真厲害啊,你這水平現在都快趕上你師傅了。”在402101回風巷掘進工作面,檢修工田雷不到五分鐘就排查出了掘錨一體機設備啟動故障的原因,并及時進行設備維修。
與其尋找“千里馬”,不如自己培育“千里馬”。該礦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持續推進人才強企工程,把年輕人才培養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建立健全師帶徒考核獎懲制度,落實師徒責任,持續推進實施“名師”帶“高徒”活動,組織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技能大師與職工簽訂師徒合同,建立“一人一師、一人一策”的專項培養模式,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培養和技能提升模式,實現“1+1>2”的效應,有效激發了人才內驅力,激活了人才隊伍一池春水。上半年簽訂師徒合同49人,37人已獨立上崗,提拔重用技術能手20余名。
解憂紓困 暢通暖心留才“加速道”
要想“栽下梧桐引來鳳凰”,就必須不斷完善政策保障機制,有“硬核”的人才政策,方能真正實現“引進來、留得住”。
為了把合適的人放在更合適的崗位上,切實調動廣大職工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該礦大膽培養使用有創新意識、有執行力、有潛力的人才,始終堅持“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機制,先后出臺《技能人才培養實施方案》《薪酬管理辦法》等支撐性制度,以注重工作實績和人崗相適為出發點,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讓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員脫穎而出。同時,構建差異化薪酬分配體系,收入向“生產一線、關鍵崗位”傾斜,設置“五好”區隊、“五星” 班組、“五佳”員工考核激勵機制,形成“員工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減”的“四能”機制。上半年累計發放各類人才激勵獎金283.5萬元,對107名農合工進行了轉正。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下一步,該礦將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新模式,進一步打造人才新引擎、筑牢人才強基新高地,讓各類人才在百里礦區競相涌現,實現“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人才強企新藍圖。(朱臻 趙寶玉)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