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上半年,小莊礦完成特種作業培訓12期85人,其他從業人員取證培訓16期831人,班組長初復訓6期89人,班組長綜合素質提升培訓4期8人……培訓教育全線覆蓋、業務水平持續提升。
立足“新征程” 樹立“新導向”
重視人才,保持對人才的尊重和珍惜,這幾乎是所有一流企業能夠保持頭部地位、持續取得發展成果的核心原因。
今年以來,該礦堅持把高技能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提高職工知識技能水平當成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助推器”,從建立培養新體系、探索競賽新模式和樹立激勵新導向入手,助力高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堅持給“駿馬”一片草原,給“雄鷹”一片藍天,常態化開展業務技能與綜合素質提升培訓。上半年共組織業務培訓29期,自救互救專項培訓32期,推動崗位工器具及設備原理培訓21期,內容覆蓋應急救援與自救互救、礦井防沖、防治水、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黨務、財稅、環保知識及電工基礎知識等內容,進一步提高了職工操作的準確性、規范性、安全性。
制定落實《關于鍛造“懂原理、明流程、會操作、知風險”職工隊伍實施方案》,通過PPT展示、動畫演示、上機實操等形式對設備的工作原理、日常保養維修進行講解,對設備故障判斷、排除方法及安全防范重點分析,加快發展產業新質生產力,讓“人才之花”在新征程上“絢麗綻放”。

面向“高精尖” 打造“多面手”
該礦通過持續完善礦級、專業、區隊、班組四級聯動培訓方式,構建“全員培訓”新機制,篩選經驗豐富的勞模工匠、技術能手,輪流為職工現場授課,從培訓教授的理論課堂到生產現場講解實操,滿足不同類型職工的需求,激發職工主觀能動性,鼓勵職工走出“舒適區”“安逸港”,向技能“多面手”轉變。
通過“內邀+外聘”的培訓方式,邀請專業人士進行授課,確保職工精準掌握兩辦《意見》等文件會議精神。采取“區隊自主培訓+部門輔助培訓”的方式,高質量推進《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實施方案》落實。以礦井高級工程師和各崗位業務大拿為師資,常態化開展“高工大講堂”“區隊小課堂”等活動,全面提升職工業務水平。
以“優化培訓、提升質量、發揮作用”為原則,建立培訓文化墻,引導全礦職工“聚焦優秀學員、汲取榜樣力量”。組織各業務部門“上門”開展培訓服務。持續開展從業人員素質標準化資料“線下整理+線上上傳”工作,完善安全培訓管理機制,努力讓職工發光發亮。

摒棄“獨木橋” 構建“大舞臺”
創新有舞臺、成才有支撐、奮斗有回報。
該礦積極搭建育才平臺,加大對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勞動模范等優秀職工的獎勵、推介和宣傳力度,將各類能工巧匠由“幕后”推向“前臺”,使技術人才成為礦井的“香餑餑”,實現“名利雙收”。
以“真金白銀”打造“智力引擎”。以全員安全培訓考試系統為理論知識提升支撐點,完成試題更新12071道;著重于正向激勵,以滿分獎勵500元、全員考試積分達到800分額外獎勵500元的激勵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職工考試學習積極性。
實施人才激勵政策,厚植人才成長沃土。破除制度“藩籬”,消除技術工人在職業發展上的“天花板”,讓有能力、重實干、善創新的職工當“主角”,把技術比武、科技攻關“尖子”,作為評選各類先進的主要人選進行表彰獎勵,在為他們發“紅包”的同時,還將他們納入管理人員和后備干部的“人才庫”,讓技能之才、實干之才和創新之才既得“票子”、又得“面子”。
人才興,則事業旺。下一步,該礦將持續遵循“政治上給地位、經濟上給待遇、成長上給機會”的人才培育機制,努力打造職工干事創業的樂土、人才的集聚地、幸福生活的樂園,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計忠榮 崔乃良)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