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近日,大佛寺礦組織開展應急救護專題培訓,幫助職工熟練掌握關鍵急救技能,增強突發事件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筑牢礦井安全生產與職工生命健康屏障。該礦各部門、區隊干部職工共130余人參訓。

本次培訓邀請彬州市紅十字會資深救護專家到礦授課,采用“理論+實操+場景模擬”三維模式,兼顧理論與實踐,確保參訓人員學用結合。理論環節,講師結合常見意外傷害場景,系統講解了突發心臟驟停、異物梗阻、創傷急救等知識,現場演示了患者意識判斷、胸外按壓標準、人工呼吸技巧、自動體外除顫儀(AED)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創傷救護四大技能。

實操演練環節,現場氣氛熱烈。授課講師利用模擬人、急救包等教具,逐一進行實操練習,帶領大家反復練習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的頻率與深度,規范人工呼吸時的吹氣動作;參培人員認真鉆研創傷包扎方式,確保包扎牢固。尤其在練習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時,兩兩一組分別扮演“施救者”與“患者”,嚴格按照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動作規范進行操作,講師則實時糾正偏差,講解發力技巧,幫助大家精準掌握急救要點。
為檢驗培訓效果,強化職工應急處置實戰能力,培訓還設置了突發事件模擬演練環節。模擬職工在作業間隙進食時突發氣道異物梗阻,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發紫癥狀。接到“險情”通知后,參培人員迅速響應,按照應急處置流程分工協作,從現場安全評估、緊急呼救聯絡到實施急救措施,各環節銜接緊密、操作規范。最終,95%的學員順利通過考核,取得初級救護員資格證。
“以前看急救視頻總覺得簡單,親手操作才知每個細節都關乎生死!”“平時多練一手急救本領,關鍵時刻就能多一份保障,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幫助同事。”參訓人員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將專業急救技能與礦井實際需求深度融合,內容實用、針對性強,填補了職工應急救護知識盲區,構建起了“人人懂急救、人人能施救”的安全防護網,為礦井安全生產注入了“硬核力量”。(楊揚 田博)
編輯:達文娟


